一例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案例分析的报告.docVIP

一例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案例分析的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例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案例分析的报告

一例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案例分析的报告    摘要:来访者是一名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因被父母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又达不到这些期望而引发焦虑,并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愧疚中。咨询师通过认真倾听来访者的话语,和来访者充分共情,同时综合运用以“来访者中心疗法”、“认知领悟疗法”、“家庭疗法”为主的心理治疗方法,使来访者逐步转变错误认知,减轻了焦虑症状。咨询效果良好。   关键词:求助者;咨询师;咨询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19-02       一、求助者基本情况   1.一般资料。(1)人口学资料:王××,男,22岁,汉族,湖南某大学三年级学生。家住湖南省×县城×村。家中有爸爸妈妈(务农),还有一姐姐(现在外打工)。(2)个人成长史:①婴幼儿期:不详.②童年期:爸爸得了一场大病,家里的猪又发生了瘟疫,家里的经济变得拮据起来,感觉自己身上有责任了。③少年期:为了父母努力读书,成绩从没下过班上的前三名。④青春期:家里经济困难,交不起两个人的学费,姐姐只好辍学去打工。曾一度想和姐姐一样去打工帮助家里赚钱,但被父母痛斥了一顿,于是立志一定好好读书,也答应父母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以报答父母和姐姐的恩情。⑤个人成长史中的重大转化以及现在对它的评价:考上大学,从县城的一个村走向城市,发现客观环境变了,自己已经不是最优秀了,很多东西也不是自己努力就能实现的,出人头地的愿望似乎很难。觉得对不起父母的期望。(3)身体与精神状态:情绪表现有些低落,谈话时可明显感到焦虑、不安,但语言清晰,思维逻辑正常,自知力完整。无明显躯体不适感。(4)社会功能: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上,与同学间交流不多,也没太参加集体活动。(5)心理测验结果:EPQ标准分为:N 35,E 40,P 45,L 40。SCL-90:焦虑因子分2.5,其余因子分均小于1.5。SAS标准分为63。   2.求助者自述。我是一名来自农村的学生,父母都是种田的,我有一个姐姐。我们家并不富裕,在我6岁的那年,父亲大病了一场,刚好那年又碰上猪温疫,我们家的猪全死了。为了治病、买猪,爸妈存的积蓄全部花完,我感觉那时家里好象变成了另外一个样子。后来,姐姐不得不辍学到外去打工,而我,被爸爸妈妈要求继续读书。我很爱读书,也一直很努力,我的成绩总是很好,我总是能够让我的父母为我骄傲。我曾暗暗发过誓,我一定不能辜负爸妈对我的期望,我要做个优秀的人,我得出人头地以来报答我的父母,还有为我付出的姐姐。到了大学后,我几乎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我不允许自己在任何阶段浪费任何时间。可是三年下来,我越来越发现达不到父母的期望,也实现不了自己对他们的承诺。尽管我很努力,可现实有时就是这么残酷,优秀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出人头地也不是那么容易……前几天,姐姐电话过来,说父亲和她说,我还有一年就毕业,他们总算快盼到享福的日子了。到时候我在城市找了工作安了家,他们就可以到城市看看了。可我,我现在的状况,我已经不象以前那样觉得自己有多优秀了,虽然我的成绩好,可也不一定就能找到好工作,能定下来安家。最近我好烦,心里总是不踏实,而且都不想接父母的电话,我怕他们对我失望啊……怎么办?   3.咨询师主诉及观察。患者是一名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因被父母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又达不到这些期望而引发焦虑,并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愧疚中,非常痛苦,寻求心理帮助。   来访者给咨询师的第一印象:身体消瘦、内敛、衣着略显陈旧但整洁干净。能主动和咨询师谈自己心里的话,谈话中情绪此起彼伏并伴随明显焦虑不安。看得出承受着有很大的压力,但思维清晰,逻辑正确,自知力完整。   二、咨询师评估与诊断   根据本案例的症状结合测验结果诊断为焦虑情绪。因出现焦虑有明显的原因,且为近期原因,焦虑反应强度可以理解,内容也尚未泛化;来访者本身有很好的自知力,也有求助的愿望,所以属于一般心理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如下:   1.来访者黏液质的个性特质使他思考问题的方式多从自己的主观体验出发:一是读书以来在父母的期望下一直认为只要成绩优秀就是优秀人才;二是当逐步发现自己已不再优秀也达不到父母的期望时,不仅对出现的不安和焦虑选择忍耐和压抑,还继续对自己提出很高的要求,不允许自己变差。   2.从来访者的个人成长史来看:一方面,家庭经济状况的突然变故,姐姐为他读书的付出,父母一直以来对他寄予的高期望,使他觉得自己身上有很强的责任,是家里唯一的希望;另一方面,过去生活经验和现实生活环境的影响,使得来访者对父母的期望是非常认同的,也觉得自己非常优秀,但随着考上大学,生活环境的改变,发现优秀的概念不再是以前的那个标准,期望也变得不太现实起来。害怕实现不了父母的期望,也完成不了自己对家庭的承诺,产生焦虑。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