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湖滨区农作物主要间套作的模式及经济效益分析.doc

三门峡市湖滨区农作物主要间套作的模式及经济效益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门峡市湖滨区农作物主要间套作的模式及经济效益分析

三门峡市湖滨区农作物主要间套作的模式及经济效益分析   摘要 针对三门峡市湖滨区农业生产实际,总结形成了适合该区的几种农作物主要间套作模式,包括“小麦+菠菜―玉米+白菜”、“棉花―小麦+油葵”、“红薯―小麦+玉米”、“小麦―烤烟”,以期提高复种指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关键词 农作物;高效;间套作模式;经济效益;河南三门峡;湖滨区   中图分类号 S3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3-0158-01   三门峡市湖滨区位于河南省西部,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3.9 ℃,年均降水量564.9 mm,无霜期218 d,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烤烟等,一般实行夏、秋两季作物种植制,夏收作物主要有小麦、油菜等,秋收作物主要有玉米、大豆、棉花、烟叶等。由于该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降雨多集中在8月下旬至10月上旬,春末夏初降雨较少,容易形成干旱,影响秋作物特别是玉米、油葵等的适期播种及正常成熟,经常出现秋作物前期因干旱播期推迟,后期因阴雨低温、光照不足难以正常成熟的现象,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及小麦的适期播种。烟叶、棉花、红薯、花生等经济作物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播种或移栽,9―10月收获,单季种植冬季土地处于闲置状态,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要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业生产效益,就必须推广间作套种技术,提高复种指数。经过多年实践,湖滨区适宜采用以下几种间套作模式。   1 小麦+菠菜―玉米+白菜   “小麦+菠菜―玉米+白菜”间套作四熟制,在小麦行间套种菠菜,菠菜收获后复种玉米,小麦收获后种植白菜,利用玉米、白菜的高矮差别,延长了玉米生长期,解决了夏播玉米播种期间干旱问题,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充分发挥了边行优势的增产作用,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合理配置了作物群体,将一年两熟变为四熟。该间套作方式提高了单位土地的综合生产效益,与夏播玉米相比,播期可提前40~50 d,比麦后直播平均增产35%左右。白菜生长期间处于降水较多的秋季,能保证蔬菜的正常生长。平均可产小麦3.75 t/hm2、玉米4.5 t/hm2、蔬菜52.5 t/hm2,产值可达6万元/hm2。   采用170 cm带型,实行宽窄行种植,大宽行100 cm,种植6行小麦;小行宽70 cm,种植菠菜。菠菜收获后复种玉米,小麦收获后复种白菜。小麦选用豫麦49、洛旱6号、洛旱2号等适应性强的高产品种;玉米选用农大108、张玉9号、安玉12等生育期较长、增产潜力大的中晚熟高产品种;大白菜选用北京优抗3号、鲁白2号、丰抗70等丰产、抗病、适口性好、耐贮藏的优良品种。小麦、菠菜播种前施有机肥37.5~40.0 t/hm2、三元复合肥750 kg/hm2,深耕耙平。10月上旬在宽行种植6行小麦,窄行种植菠菜。翌年春季菠菜收获后,于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在菠菜收获带起垄覆膜种植玉米。小麦收获后,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在小麦区种植大白菜。小麦、玉米在拔节期,大白菜在莲座期追肥,施尿素225 kg/hm2。注意防治小麦的纹枯病、麦蜘蛛、麦蚜,玉米的叶斑病、玉米螟,大白菜的菜青虫、甜菜夜蛾等[1-2]。   2 棉花―小麦+油葵   “小麦―棉花+油葵”间套作三熟制是湖滨区丘陵旱地采用较多的一种种植模式。保证了棉花的适期播种,解决了麦棉两季作物争夺时间的矛盾,合理配置了作物群体,利用棉花、油葵的高矮差别,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将一年两熟变为三熟,充分发挥了边行优势的增产作用,提高了单位土地的综合生产效益,在小麦、棉花不减产的情况下,充分地利用空间和光、温、水等资源,多收1季油葵。平均可产小麦4 200 kg/hm2、棉花900 kg/hm2、油葵1 500 kg/hm2,比麦棉两熟净增值6 750元/hm2左右。   小麦于上年的10月播种,行距23 cm,种3行留空档105 cm,5月底至6月初收割。棉花于4月初采用营养钵育苗,5月初移栽,宽窄行种植,大行距110 cm,小行距40 cm,密度3.75万株/hm2左右。油葵于5月上旬营养钵育苗,麦收后在棉花大行内移栽,行距30 cm,种2行,密度为3.75万株/hm2,油葵和棉花间距40 cm,形成150 cm一带。小麦选择中早熟的洛旱2号、豫麦49等品种;油葵选用生育期较短的澳葵2号、澳葵4号等;棉花选用中棉41、中棉29。小麦播前施有机肥37.5~45.0 t/hm2、三元复合肥750 kg/hm2,拔节期施尿素225 kg/hm2,扬花期用磷酸二氢钾7.5 kg/hm2对水3 750 kg喷施。棉花移栽前在棉花预留行中沟施过磷酸钙150~225 kg/hm2、饼肥750~1 200 kg/hm2;现蕾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