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铜矿地质特征的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南铜矿地质特征的研究

云南铜矿地质特征的研究   [摘要]云南省位于我国南方地带,气候适宜、资源丰富。其中铜矿资源最为丰富。本文主要对云南省A铜矿的地质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其矿床、地层、构造、成矿地质特征以及相关的矿石结构等。   [关键词]云南铜矿 地质特征 矿石结构研究   [中图分类号] P617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1-39-2   云南省具有独特的地形和环境,故存在许多自然资源。其中比较著名的铜矿A铜矿,位于云南省B县,其行政隶属于C县。该铜矿区刚好位于一条铅锌(银)和三江铜(金)的矿带中央,处于丰富的资源密集区。   1该矿区的地质背景   目前在该铜矿的区内发现两种矿体,大致呈平行的规律分布。其中D号矿体的范围长1900m,厚1.5m,平均品位铜为1.6%;另E号矿体总长度1600m,厚2.7m,平均品味为铜1.4%;在矿区的矿石成分中含有Ag和Au等名贵矿物。其中E号矿体拓展空间广阔,在南东―北西方向具有很好的拓展潜力。   其中该矿区处在兰坪盆地和金沙江构造带的连接部位,经历了多个构造地带。在区域内具有梁子组二云变粒岩、含石榴石黑云斜长石变粒岩系;侏罗系中统花开左组(J2h)粘土质板岩;白垩系下统景星组(K1j)粉砂质粘板岩和泥质砂岩;侏罗系上统坝注路组(J3b)变质石英砂岩等。   由于大地构造对该矿区的影响,使得区域内很多断裂带,其主要走向为北偏西,倾向为北东方向。其中区域内主要的断裂带有白马驹逆断层;晚期的望香台正断层;叶枝―雪龙山深大断裂和四十驮张性断裂等。对其影响最为严重的就是望香台断裂带,其走向为北北偏西,倾向南西西的特点。该矿体是矿化的主要通道。   该矿区内的矿物金属相当丰富,因为岩脉活动的影响,对银、铜、锌、铅、汞等矿的富集和改造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其中岩石类型主要为黄冈板岩、闪长玢岩、石英脉以及其他的超基性岩。变质岩主要为雪龙山火山变质岩,在雪龙山变质岩系的分布范围内还具有八宝山、大宝山和高宗等矿床,都属于铜矿床,其成矿类型属于火山喷流,后沉积的状态。   2该铜矿区的矿区地质情况   该矿区处于雪龙山的变质岩带,露出地层是雪龙山变质岩系的中元古界第一组(Pt1-2a)第二组(Pt1-2a)、第三组(Pt1-2c)和 第四系(Q4)。在顶部的局部地段具有斜长角闪石透镜体 ,况且其中存在很多矿层,有蓝铜矿、黄铁矿、斑铜矿、辉铜矿和孔雀石等。第三组岩的性质为灰色含长石石英变斑晶绢云母石英片岩,以及浅灰色的岩性,内部存在破碎的绢云母石英片岩等。该组第四系的主要矿石成分为砂、砾、粘土等的堆积物和冲积物等。在底部有厚厚的褐铁矿层,矿层中出现的矿物有蓝铜矿、辉铜矿、孔雀石和黄铁矿等矿体。   该矿区内的构造主要是断裂带,其断裂方向F1南东向,产状为60°68°,带宽为6-14m。角砾主要有片状、透镜状和棱角状等形态,较为松散。该破碎带中出现了较少的铁质氧化物,目前没有出现其他矿物。   在矿区内,有区域性的变质作用和少量热接触的变质作用,但并没有出现岩浆岩。其中断层的角砾带长达几百到上千米,宽度为0.5-14m。变质作用对其影响剧烈,下古界雪龙山变质岩层被卷入变质地层中,变质岩的主要岩石组成为绢云母石英片岩、碱长片麻岩和二云母片岩等。该矿区地质简图如图。   3铜矿矿体的地质特征   3.1D号矿体的地质特征   该矿体产于古―中元古界的第二组黑云石英片岩和石榴二云石英片岩的破碎带中,矿体主要为层状。该矿区约长1900m,呈北西走向,向两侧延伸。在矿区内的主要工程长为1700m,其产状为90°~120°23°-34°。矿体的垂直厚度为0.9-3.6m,平均1.7m。样品铜为0.55%-5.58%,工程中铜的加权平均品位0.59%-4.53%,平均为1.6%。矿体中具有黄铜、辉铜矿、孔雀石等多种矿石,围岩蚀变主要是因为硅化和黄体矿化。   3.2E号矿体的地质特征   该矿体和上述D号矿体平行分布,产于古―中元古界的第三组下部绢云母石英片岩的破碎带中。矿体主要为层状-似层状,产状和地层产状相同。整个矿区约长1600m。矿区内工程长为1200m,产状为90°-128°29°-46°,倾角为68°,厚度为0.9-5.5m,平均2.3m;铜品位0.26%-7.8%,总体的加权平均值为1.3%。其中最主要的矿石为辉铜矿、孔雀石、和黝铜矿等,少量的黄铁矿夹在其中。 围岩蚀变主要是硅化和黄铁矿,然后是碳酸盐、褪色化等。   4矿石的特征   矿区内的矿石类型主要是硫化矿石和氧化矿石等,多半呈条带状和角砾状,还有较多的致密块和网脉状,极少量的块状。脉石矿物中有重晶石、泥质、石英和构造角砾等,矿石类型中有黝铜矿、辉铜矿和黄铜矿,伴随有少量蓝铜矿和孔雀石。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