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良恶性肿块超声造影典型的模式分析及临床价值评价.docVIP

乳腺良恶性肿块超声造影典型的模式分析及临床价值评价.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乳腺良恶性肿块超声造影典型的模式分析及临床价值评价

乳腺良恶性肿块超声造影典型的模式分析及临床价值评价   【摘要】 目的 对乳腺良恶性肿块超声造影典型模式作出分析, 并评价临床价值。方法 97例乳腺肿块患者作研究对象, 按肿块良恶性分良性组51例, 恶性组46例。两组均采用超声造影典型模式, 对比分析。结果 良性组多为均匀增强(92.16%), 且边界平滑(82.35%);恶性组多为不均匀增强(58.70%), 边界放射状增强(71.74%);恶性组达峰时间更快, 上升支斜率和下降支斜率更大,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良恶性肿块超声造影典型模式有特征性表现, 临床价值大。   【关键词】 乳腺肿块;良性;恶性;超声造影;价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8.024   乳腺肿块与乳腺癌密切相关, 按不同性质分良性和恶性, 其鉴别诊断为影像学研究重要内容[1]。超声造影为常用检查方法, 有无创性特点, 当前, 各种新型造影剂层出不穷, 乳腺肿块增强模式、血流动力学及灌注形态改变等均能清晰显示, 鉴别能力有极大提高[2]。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因乳腺肿块于本院就诊97例患者作研究对象, 对超声造影典型模式作出分析, 评价价值,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因乳腺肿块于本院就诊97例患者作研究对象, 按肿块良恶性分良性组51例, 恶性组46例。良性组患者年龄31~67岁, 平均年龄(42.56±8.15)岁, 右乳27例(52.94%), 左乳24例(47.06%), 均单发。恶性组患者年龄31~66岁, 平均年龄(41.49±8.17)岁, 右乳25例(54.35%), 左乳21例(45.65%), 均单发。两组患者年龄、肿块位置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均采用超声造影典型模式, 选用百胜Technos MPXDU8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LA532(5~13 MHz), CnTI造影成像, 单聚焦, 探头LA532E, MI 0.07~0.10。取Bracco Sono Vue冷干粉剂, 加入生理盐水5 ml, 稀释, 摇晃均匀后, 取2.4 ml, 给予肘正中静脉输注, 取5 ml生理盐水注入, 注意在造影剂注射同时, 启动CnTI, 实时谐波造影状态, 针对造影全过程给予录像[3]。录像回放的过程中, 对肿块造影模式进行分析, 并对比周围正常的腺体, 对病变增强水平予以观察, 并对增强边界清晰性及均匀性作细致观察, 选择感兴趣的区域, 描绘出时间-强度曲线, 并记录各项指标, 包括开始增强时间、峰值强度、达峰时间、上升支斜率及下降支斜率[4]。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 χ2 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造影模式 良性组(51例)中, 39例高增强, 占比例为76.47%, 12例等增强, 占比例为23.53%;47例均匀, 占比例为92.16%, 4例不均匀, 占比例为7.84%;42例边界光滑, 占比例为82.35%, 9例放射状, 占比例为17.65%。恶性组(46例)中, 29例高增强, 占比例为63.04%, 17例等增强, 占比例为36.96%;19例均匀, 占比例为41.30%, 27例不均匀, 占比例为58.70%;13例边界光滑, 占比例为28.26%, 33例放射状, 占比例为71.74%。两组在增强是否均匀及边界光滑上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时间-强度曲线参数 良性组开始增强时间(8.63±0.34)s, 峰值强度(0.11±0.49), 达峰时间(18.72±0.18)s, 上升支斜率(0.009±0.001), 下降支斜率(0.0010±0.0002)。恶性组开始增强时间(8.61±0.22)s, 峰值强度(0.12±0.53), 达峰时间(16.41±0.31)s, 上升支斜率(0.013±0.002), 下降支斜率(0.0018±0.0003)。两组开始增强时间及峰值强度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达峰时间、上升支斜率和下降支斜率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乳腺肿瘤生长和转移与间质新生血管有紧密联系, 良性肿块的新生血管较少, 走形规则[5];恶性生长演化分血管前期与血管期, 在前期肿瘤生长非常缓慢, 氧和养料主要凭借弥散作用获得, 并运送代谢产物;血管期,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