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低温多元共渗及复合表面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低温多元共渗及复合表面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摘 要】本文综述了低温多元共渗工艺的研究进展,对不同多元渗层组织结构、硬度、耐磨性及耐蚀性进行分析说明,在此基础上概述了复合表面处理技术,并对其应用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化学热处理;低温多元共渗;复合表面处理
【Abstract】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low temperature multi-element co-penetrating technique was reviewed in this paper.Analyzed the microstructure, hardness, wear resistance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penetrated layer. The combination surface treatment was summarized on this basis. And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it was prospected.
【Key words】Chemical heat treatment; Low temperature multi-element co-penetrating; Combination surface treatment
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对机械产品零件的表面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对其研究已经成为材料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表面改性的最大优势在于它不会改变原材料的基本性能,而且通过各种表面处理技术还可以赋予材料表面新的性能,如耐蚀、耐磨、耐高温、抗氧化等,很大程度地拓宽了原材料的使用范围;还可以减少零件表面磨损损耗,改善材料耐蚀性能,延长零部件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经济效益[1]。
化学热处理是利用化学反应、有时兼用物理方法来改变钢件表层化学成分及组织结构,从而赋予材料表面良好的综合性能,比均质材料具有更好的技术经济效益。近年来,低温多元共渗技术作为一种材料表面化学热处理的新技术,在提高零件力学性能和耐蚀性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1 低温多元共渗工艺及组织
低温多元共渗的关键在于“温度低”,即在此温度区间内不会影响材料本身的性能。根据实际需要采用不同渗剂将多种元素同时渗入基材中,从而提高材料表面的综合性能;由于该技术对基材种类无特殊要求,因此适用范围较广,几乎所有金属材料均可使用。目前研究及应用较多的多元共渗元素包括:C-N-O, C-N-B,C-N-Re,C-N-S-O,C-N-B-Re等。
许多学者对低温多元共渗的组织结构做了大量研究,研究发现:多元共渗过程中,工件表面首先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生成疏松的氧化物层,可对后续其他元素的渗入起到促进作用;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活性元素可通过疏松多孔的氧化层向深层扩散,形成相应的化合物和固溶体,最终形成的渗层基本可分为三部分:表面氧化层、化合物层和扩散层。由于渗剂种类及共渗工艺参数(主要包括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的不同,渗层的厚度、微观组织及成分有较大差别。
文献[2]在600℃下,以氨气、氮气和自制添加剂为主要渗剂,对25CrNiMo钢试样进行了C、N、O三元共渗。测定渗层相的组成及其表面形貌发现,渗层主要由γ-Fe2O3、Fe3N、Fe2N、Fe3C等相组成,且以氮化物居多;渗层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氧化层、化合物层和扩散层,其中化合物层和扩散层中富含碳化物和氮化物,弥散分布其中起到强化作用,显著提高了基体的表面硬度。
文献[3]同样在氨气和氮气等气氛下,采用610℃保温2.5h,对20钢表面进行了C、N、O三元共渗,然后油冷处理。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试样表面形貌发现,经多元共渗后,渗层从外到里主要包括三部分:最外层为白亮的疏松层,厚度约10μm,主要由氧化物组成;次外层为含氮化物、碳化物的化合物层,厚度约40μm;最内层是扩散层,厚度约为100μm。经XRD测定,渗层由Fe2N、Fe3N、Fe2O3和Fe3C等相组成。
文献[4]以甲酰胺、甲醇、硼酐和稀土为共渗剂,采用小型坩锅炉,在580℃-610℃下对45钢进行N-C-B-Re多元共渗。通过对渗层金相组织观察可以看出,表层主要是氧化物和疏松的孔洞,呈网状的灰色组织,深度约6-8μm;次表层主要是由各种合金元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化合物层,厚度为50μm;最内层为扩散层,上面分布着少量的点状化合物,厚度可达140-160μm;渗层由Fe3C、γ-Fe4N、Fe2BO6、α-Fe等相组成。
文献[5]对45钢分别进行了低温固体B-C-N-Re和B-C-N多元共渗处理。通过对渗层物相组成及组织结构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CTD格式申报资料(原料药)新.pdf VIP
- 六年级下册数学作业第五单元数学广角第1课时鸽巢问题人教版.pptx VIP
- 华荣科技 最新版本的QJZ6磁力说明书 (1).doc VIP
- 2023年江苏省公考《申论》真题(B类)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2017版).doc VIP
- 六年级 数学 下册 第五单元 数学广角——鸽巢问题《第1课时 鸽巢问题(1)》作业课件.pptx VIP
- 项目集成管理中级笔记.pdf VIP
- 心血管疾病诊断及临床合理用药答案-2024年山西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docx VIP
- EBZ-318综掘机图册说明书.pdf VIP
- 直肠癌教学护理查房张梅.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