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南省小发路煤矿成煤的环境分析的研究
云南省小发路煤矿成煤的环境分析的研究
【摘要】小发路煤矿位于云南省昭通市的东北60km处,煤炭资源丰富且煤质极佳,是国内乃至世界上均属罕见的优质无烟煤。因此,通过地质勘探和分析,了解和掌握小发路煤矿的成煤环境,对提高产量,保证开采过程的安全意义重大。
【关键词】煤层地质;成煤环境;聚煤规律;小发路煤矿
0.引言
小发路煤矿位于云南省昭通市的东北60km处,矿区范围西起煤层露头,东至献鸡向斜轴,北由F1 断层,南到洛泽河河流。该矿煤质极佳,是国内乃至世界上均属罕见的优质无烟煤,可广泛用于制造化工原料、矿热炉还原剂以及生产多种炭素材料的优质原料,在冶金、化工及国防等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因此,通过地质勘探和分析,了解和掌握小发路煤矿的成煤环境,对提高产量,保证开采过程的安全意义重大。
1.煤层地质特征
1.1地层层序
小发路煤矿矿区地层分布与整个区域的主要构造线一致,呈南北向。勘查区位于献鸡向斜的西翼,自西而东地层由老至新依秩排列,出露地层有:泥盆系上统(D3)、石炭系下统(C1)、中统(C2)、二叠系下统(P1)及第四系(Q)。其中万寿山组中段为该区主要含煤地层。整个区域地层分布如表所示:
1.2万寿山组(C1w)地层特征
万寿山组(C1w)地层出露于矿区内西部的坡地。由滨海相砂泥岩,炭质泥岩及煤层组成,是区内最主要的含煤地层,由黑色、深灰色泥岩、炭质泥岩、砂质泥岩、菱铁质砂岩、砂岩及煤层、煤线组成。地层厚度100-140m,一般120m左右。根据其岩性、生物标志等组合特征,本组可划分为三段:万寿山组下段(C1w1)、万寿山组中段(C1w2)、万寿山组上段(C1w3)。
万寿山组下段(C1w1)上界为C3煤层底板,下界与下伏岩关组含燧结核灰岩整合接触。上部以灰色、灰黑色粉砂质泥岩、粉砂岩为主,局部夹灰色薄层状泥岩和不稳定的薄煤层C2煤层,(厚0~0.40m);中部以灰色、棕灰色粉砂岩为主,间夹灰黑色粉砂质泥岩,显平行层理;下部以灰色、灰白色中厚层状石英砂岩为主,岩石较坚硬,夹一层较稳定的薄煤层C1,(厚0.10~0.20m。本段厚度34.00~75.15 m,一般45~50m。
万寿山组中段(C1w2)下界为C3煤层底板,上界至C5煤层顶板。上部以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中部以黑灰色、棕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局部夹灰色薄层状菱铁质泥岩中部含一层0.1~0.3m薄煤层(C4)。下部C3煤层顶板为灰色薄至中厚层状粉砂岩,层位稳定,特征明显,是识别C3煤层的重要标志。该段含煤3层,其中可采煤层为C3、C52层。该段厚度23.80~32.07m,一般25~30m。
万寿山组上段(C1w3)下起C5顶界,上界至C1S底黑色燧石灰岩。厚度30―60m,一般厚45米,以黑色、棕黑色泥岩、钙质泥岩为主,局部夹黄色菱铁质泥岩及黄铁矿结核。上部为暗黑色中厚层状泥岩;中部为灰黑色薄层状粉砂质泥岩;下部为灰黑色厚层状、致密均一结构,局部含不稳定菱铁质粉砂岩透镜体之泥岩。泥岩中产丰富的植物根茎化石,一般不含煤层。
2.小发路煤矿成煤环境及聚煤规律分析
2.1小发路煤矿成煤环境分析
通过地质勘查和测绘分析发现,矿区属早石炭世含煤建造,形成于川滇古陆与川黔古陆之间的北西向狭窄海湾滨岸沼泽带。,含煤建造形成期海水自南东向北西逐步侵入,形成南东厚,向北西逐渐超覆变薄的海湾滨岸细碎屑砂泥质含煤建造与碳酸盐砂泥质建造。沉积中心在贵州威宁附近,最大沉积厚度近1000m,并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向北西至勘查区一带减薄为100~140m,再向北至小草坝一带普遍小于50m,并假整合超覆于下伏上泥盆统或中泥盆统之上。
按含煤建造的岩性组成,可明显分为三个岩相带,即三角洲粗碎屑岩带,滨岸细碎屑砂泥质~泥炭沼泽带,浅海砂泥质及碳酸盐带。勘查区属滨岸细碎屑泥质~泥岩沼泽带。主要为灰~灰黑色页岩,炭质页岩及石英粉~细砂岩与煤层或煤线组成。含鳞木化石或植物碎屑化石以及稀少的腕足类、珊瑚类海相动物化石,炭质泥岩及煤层中常含黄铁矿结核。
含煤建造从垂向上看,煤层多分部于中、下部层位。含煤1~14层,单层厚0.10~3.0m,煤层总厚0.30~3.96m。含煤系数1~5‰。含可采煤层1~5层,一般1~3层,可采总厚0.78~5.50m,单层厚度0.70~3.00m,主要可采煤层稳定至较稳定。
从平面上看,中心富煤带位于河口三角洲前缘外侧彝良小发路昭通鲍家地至鲁甸长箐一线,呈北东向延展,受沉积过程中的古海岸线及河口三角洲的双重控制。该富煤带所含煤层结构简单,厚度较稳定,最大可采厚度近5m。
2.2小发路煤矿聚煤规律分析
由于万寿山组含煤建造形成于狭窄海湾环境,沉积区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对光伏发电项目的合理化建议.docx VIP
- 工程管理导论课件P1038.pptx
- 大学军事理论课教程第四章现代战争第三节 机械化战争.ppt
- ppt8 曹一鸣——面向核心素养发展的评学教一体化研究.pdf VIP
- 【百家讲坛】大隋风云下部(十三)朝廷五贵.docx VIP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过程课件.pptx VIP
- 2025年度临港新片区文员招聘43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优秀课堂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个人简历表格空白word.doc VIP
- 全新版大学高阶英语:综合教程 第4册 U6习题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