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区“黑土型”退化草地形成机理与恢复模.doc

三江源区“黑土型”退化草地形成机理与恢复模.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江源区“黑土型”退化草地形成机理与恢复模

三江源区“黑土型”退化草地形成机理与恢复模 三江源区“黑土型”退化草地形成机理与恢复模 三江源区高寒草地严重退化,通过多年实地调查、研究,将退化草甸划分为未退化草地、轻度退化草地、中度退化草地、重度退化草地和极度(“黑土型”)退化草地5个退化阶段。对各阶段的群落组成、退化成因及演替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应用恢复生态学原理,提出了三江源区退化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模式。重点对“黑土型”退化草地植被的恢复模式与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三江源区草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85%以上,高寒草甸是高寒生态系统的主体。该区正面临着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后果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主要表现为草地严重退化。三江源区目前有中度以上退化草地面积1000万hm~2,占区域草地总面积6 3.3%,重度和极度(“黑土型”)退化草地面积在330万hm~2左右,占中度以上退化草地总面积1/3。“黑土型”退化草地产量仅有未退化草地产量的13%,植被平均盖度为45%,植物种类构成60%~80%为阔叶毒杂草,基本上失去了生态和牧用价值。三江源区高寒草甸退化几个阶段为,未退化草地-轻度退化草地-中度退化草地-重度退化草地-极度退化草地。植物群落组成的演替规律为:短根茎莎草科植物群落阶段-短根茎莎草、密丛禾草植物群落阶段-疏丛禾草、短根茎莎草+杂类草植物群落阶段-匍匐茎杂类草植物群落阶段-一二年生毒杂草植物群落阶段。退化高寒草地成因的主导因素是人为超载过牧利用植被和鼠害破坏原生植被,造成土质疏松。在强大持久的风蚀、水蚀和早春冻融交替作用下,生草层坏死,冻融时发生滑塌剥离。“黑土型”退化草地形成的起点是植被稀疏的过牧地段或土质疏松鼠害地段,原动力是风蚀和水蚀,终点是融冻剥离。根据试验结果,中、轻度退化草地是受害轻微的退化草地生态系统,该系统的受损是可逆的,减轻放牧压力和鼠害,在3~6年内即可恢复到较好状态。重度退化草地和极度(“黑土型”)退化草地,由于草地植物群落中原生植被嵩草属植物几乎消失,其自然繁殖更新能力极低,因此,仅靠封育在短期内是难以恢复到优良草地状态,必须通过重建和改建才能恢复其植被。采用禾本科牧草的乡土草种在“黑土型”退化草地上改建人工草地,既可达到恢复草地植被的目标,也能满足当地畜牧业生产需要。选择适宜草种和农艺措施是“黑土型”退化草地建植人工草地成功的关键。合理的后期管护措施可保持人工草地的稳定 中文摘要4-6Summary6-121 研究进展与意义12-21 1.1 “黑土型”退化草地概念12 1.2 退化生态系统12-13 1.3 恢复生态学13-14 1.4 恢复生态学基本理论和原则14-16 1.5 生态恢复基本对策16-17 1.6 国外恢复生态学主要特点17-18 1.7 国内生态恢复现状18 1.8 退化高寒草地生态恢复研究进展与问题18-20 1.9 本研究意义20-212 研究区域与方法21-31 2.1 研究地区自然地理概况21-22 2.2 研究内容和目标22-23 2.3 植被与环境基本测度方法23-24 2.4 技术路线24-25 2.5 人工草地试验样地选择和设计25 2.6 放牧对草地的影响试验25-26 2.7 鼠害研究方法26-27 2.8 人工植被稳定性评价27-28 2.9 毒杂草对人工草地影响试验方法28 2.10 不同管理措施下人工草地的质量特征分析28 2.11 群落组成差异评价28-29 2.12 数据计算公式及处理方法29-313 结果与分析31-120 3.1 高寒草甸退化过程的植物群落学分析31-36 3. 1.1 高寒草甸不同退化阶段表观特征31-33 3. 1.2 高寒草甸不同退化阶段草地生产力变化33 3. 1.3 高寒草甸不同退化阶段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变化33-35 3. 1.4 小结35-36 3.2 高寒地区“黑土滩”退化草地成因分析36-50 3. 2.1 人口与家畜数量对草地的影响36-37 3. 2.2 放牧强度对高寒草地植物群落结构、功能的影响37-45 3. 2.3 鼠害对高寒草地的影响45-47 3. 2.4 水蚀是坡地草地退化的原动力47 3. 2.5 气候干暖化是影响草地退化的重要因素47-48 3. 2.6 小结48-50 3.3 高寒退化草地恢复模式研究50-59 3. 3.1 封育对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地植被的影响50-51 3. 3.2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地恢复策略选择基础51-52 3. 3.3 “黑土型”退化草地改建技术52-54 3. 3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