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荣祖教授的运用“小儿复圆汤”治疗疳积的经验.docVIP

吴荣祖教授的运用“小儿复圆汤”治疗疳积的经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吴荣祖教授的运用“小儿复圆汤”治疗疳积的经验

吴荣祖教授的运用“小儿复圆汤”治疗疳积的经验   关键词:吴荣祖;小儿复圆汤:疳积:名医经验中图分类号:R27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5 )03-0003-03   吴荣祖教授是云南省名中医,云南四大名医之一吴佩衡先生之嫡孙,吴氏中医学第二代学术继承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7年,学验俱丰,其学术思想继承吴佩衡先生的钦安吴氏扶阳派学术特点且有发挥。精于内、妇、儿、外诸疾,笔者有幸作为其学术经验继承人,从师近3年,侍诊左右,受益匪浅,对吴荣祖教授自创“小儿复圆汤”,运用于疳积的治疗略有体会,就其治疗经验在此作简要论述。1 “疳积”病因病机特点   小儿疳积是脾胃运化功能障碍引起的脏腑失养,形体消瘦,饮食减少,影响小儿生长发育,为病程较长的一种慢性疾病。为儿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多因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常不足,脾胃运化功能相对薄弱,加之小儿寒暖不知自调,饮食不知自节,一旦调护失宜则外易为六淫所侵,内易为饮食所伤,出现各种外感疾病和脾胃疾病,因肝主疏泄,性喜条达,有助于脾胃的运化受纳功能。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是脾胃运化功能正常与否的一个重要环节,肝能协助脾胃的运化,《素问?宝命全形篇》云:“土得木而达”,《血证论》云:“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症,在所不免。”无论那脏患病都可影响到肝脾的生理功能,致肝脾不和,而出现脾弱肝旺证,所以,脾弱肝旺证多见于禀赋不足,体质虚弱,脾胃运化功能较差的小儿或各种疾病后期导致肝脾功能失调的小儿。另亦多见于小儿的喂养小当,如若父母缺乏科学育儿知识,任意滋补肥甘厚味食品,或纵其所好,肆意索取零食、偏食、嗜食,致使脾胃受损,土虚木乘,升清降浊失调而致运动不圆成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纳呆瘦弱,大便秘结或稀溏,时有腹痛,易感风寒,鼻塞咽痛,甚则过敏喘逆,汗多唇干,夜卧不安,揉鼻挤眼,多动难静等症。2“小儿复圆汤”组方释义   “小儿复圆汤”是著名中医专家吴荣祖教授之验方。导师吴荣祖教授在临证时,针对常见之:饮食不佳,抵抗力、免疫力下降,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咽痛,发育不佳,营养不良(为小儿自身营养吸收不良,非营养摄人不够),腹痛,大便秘结,脾气怪躁等一系列中医儿科谓之“脾弱肝旺”证型的患儿,具有一套理、法、方、药统一的辨证体系,在古方基础上,自行研究总结出“小儿复圆汤”进行治疗,临证疗效颇佳。   导师吴荣祖教授认为:小儿者,稚阴稚阳之体也,以初生之朝阳之体而喻之,此阳为初生之阳,娇嫩无比,受不得丝毫邪气之侵扰。若无因早产、发育不良、遗传等先天因素外,此阳受损多为后天调养失宜而致病。受清末民国年间著名白族医学家彭子益先生《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的启发,导师从圆运动本源思之,小儿疳积多因木土之责。如喂养不当,先伤脾胃,脾失升,胃失降,中土如轴,四象如轮,脾胃中轴升降失常,故至肝失升,胆失降;脾虚失运,则纳食不馨,或水湿停聚,清浊不分,水谷混杂,并走大肠而泄泻;胃失和降,腑气不通则便秘,浊气上泛则口臭;肝失疏泄,木郁不达而生风,故而烦躁多动,又加之胆失降敛,而甲木相火上扰,故临证常见患儿出现一组以木郁克土,脾失健运,相火不安,风生虫动为病机核心的症状,诸如:纳呆瘦弱,便秘咽痛,夜卧不安,汗多腹痛,揉鼻挤眼,多动难静,易感风寒,鼻塞咽痛,甚则过敏喘逆等症。此证以脾虚肝郁、胆胃不调、圆运失常为本,风生虫动,相火不归其位为标。可运用抑木扶土法治疗本证,常用验方“小儿复圆汤”。吴荣祖教授以柴芍六君汤为基础,其中柴胡、芍药调疏泄以达木气,升手少阳,降足少阳;六君汤:补益脾胃而调整升降,四君健脾左升,陈皮、法夏和胃右降;佐以乌梅、使君子、炒花椒降甲木(胆)而升乙木(肝),木郁得疏,虫积自化;杏仁、厚朴助肺金之收敛而通肠气;射干、焦柏、砂仁粒、炙甘草收敛离位相火,降敛扰咽之虚热,阳根下潜,木气之升降自有真基。甚者再佐以川芎、佛手以疏木调左升、肃金调右降;怀药、扁豆、谷麦芽以实脾益肺。整方可使中土运化,木气疏达,左升右降,复其圆运。临床观察,小儿经此调理后,呼吸道过敏之咽鼻黏膜症状,咳逆发热,纳呆便秘或便溏,腹痛多汗,夜卧不安等有明显改善,感冒发热频率降低,感冒病势亦减轻,体重增加,气色转正,圆运复矣。   在具体临证过程中,又不必拘泥于“小儿”二字,无论小儿或成人,但凡出现脾胃、肝胆升降失调的病机,均可用之,仅在分量轻重上斟酌便可。现今社会,对成人来说,社会压力、工作压力、家庭压力巨大,极为容易波及肝之气机,产生肝郁气滞,肝胆升降失调,进一步影响脾胃升降功能,即导致所谓肝气横逆犯胃的“木克土”之象,如此病机与小儿复圆汤之病机相似,也可放胆用之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