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里志中士子妓女宴集的研究
北里志中士子妓女宴集的研究
【摘要】唐代孙棨的《北里志》是一部集中描写士子与妓女的轶事小说,本文就以《北里志》中的《郑举举》、《颜令宾》两篇为例,谈谈士子妓女的宴集活动,并论述宴集活动所展现出的的人物性格与反应出的唐代风流。
【关键词】士子;妓女;宴集;爱情
【中图分类号】K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48-02
唐代经济繁荣,政治开明,为轶事小说题材的开拓提供了条件。其中孙棨《北里志》的出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盛唐以来,教坊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产生了大量技艺超群的艺人妓女,她们有着高超的音乐、歌舞等绝技,也有着很不错的文学修养,诗词也是脱口而出,同时在她们的身上也发生着许多扣人心弦的故事,这就构成了《北里志》这类小说的基本内容。至于盛唐以来妓女的大量出现,以及她们对爱情的追究及其她们的悲惨命运,既是传奇小说的重要题材,在轶事小说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反映。而轶事小说中的故事描写比传奇中的更加的真实与自然。此类作品自唐代开始,历代不乏其书。直到近代形成了狎邪小说流派。这里,笔者就选取《北里志》中有关士子(才子)与妓女(佳人)的宴集的几篇做个论述。
《北里志》一卷,唐孙棨撰。孙棨,字文威,生卒年、籍贯均不详,唐僖宗时人。《北里志》写成于唐僖宗中和四年(844),记中和四年以前长安城北平康里的歌妓生活,故名《北里志》。《郡斋读书志》入子部小说家类,曰:“唐孙棨撰,记大中进士游狭邪杂事。”《直斋书录解题》亦于小说类著录一卷,曰:“唐学士孙棨撰,载平康狭邪事。”《文献通考·经籍考》所记与《郡斋读书志》相同。
作者自云:“久寓京华,时亦偷游其中(按:指平康里),固非兴致。每思物极则反,疑不能久,常欲记述其事,以为他时谈薮,……静思陈事,追念无因,而久罹惊危,心力减耗,向来闻见,不复尽记,聊以编次,为太平遗事云。”书中反映了当时士人生活的一个侧面,有少数篇目也反映了歌妓们的痛苦和爱情追求,可见作者所记“太平遗事”也并不“太平”。“作者通过记述妓女所居平康里的盛衰,寄寓了自己对太平时期盛况的追思和丧乱之后的凄凉感伤。”
平康里的妓女,有的是假母(鸨母)自幼领养,有的是顾自贫穷之家,还有来自专卖的良家妇女。她们被教以诗书礼仪,丝竹琴棋,如有懈怠,就会鞭抽谩骂,虽有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但是人身却是不自由的。作者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妓女的生活,刻画了她们的性格,褒扬了她们的才智,肯定了她们的爱情追求,同情她们的凄凉晚景和不幸遭遇,表现出对受伤害和侮辱的妇女在人格上的尊重。这是作者思想中比较积极的一面。
在本文中,笔者试通过对《北里志》中有关士子妓女宴集的几篇小说的论述,来展示唐代进士狎妓的时代风气,以及下层妇女的悲惨命运。
1《郑举举》
这是一则多男一女的宴集,其中,女主人公是郑举举,从记载中可以看出,她有着一些特别的才能,如“善令章”,“为席纠”,“巧谈谐”,正是因为她的这些才能,所以才被“朝士所眷”。其中的“席纠”,在《唐代酒令艺术》一书中,有过这样的介绍“唐人行令承继古俗……参加者人数不拘,常法乃以20人为组。每组立一人监令,观察依令行饮的次序;按当时称县令为‘明府’的习惯,此人被命名为‘明府’。明府下设二录事:‘律录事’和‘觥录事’。律录事司章宣令和行酒,又称‘席纠’、‘酒纠’。觥录事司章罚酒,又称‘觥使’和‘主罚录事’。《醉乡日月》有‘明府’、‘律录事’、‘觥录事’三门,说的就是当时酒筵行令的组织规则。据《醉乡日月》,明府管骰子一双、酒杓一只,决定每一项酒筵游戏的起结;律录事管旗、筹、纛三器,以旗宣令,以纛指挥饮次,以筹裁示犯令之人;觥录事则执旗,执筹,执纛,执觥,实施罚酒。正是在这样一种有规则、有节度的筵饮组织中,唐人上演了一批批精彩的酒令节目。……其中最为当时人乐道的是律录事(席纠)。他是酒令游戏的具体组织者,是酒筵上的核心人物。所以《醉乡日月》说律录事有‘饮材’,即第一要‘善令’:熟悉妙令,能够巧宣;第二要‘知音’:善歌舞,能度曲;第三要‘大户’:有酒量,能豪饮。中堂以后,担任律录事的人物往往是专门的‘饮妓’。……这说明担任律录事或酒纠是妓女的一种职业,同时说明组织酒筵游戏是一种专门技术——于是也反映了当时人对于酒筵活动的艺术要求。”在这次“名贤醵饮”中,因为郑礼臣的“矜夸不已”,致使宴会进入了一种尴尬的局面,导致“甚减欢情”,在这种情况下,郑举举以颇具大将风度的言语,快刀斩乱麻地处理了这次尴尬的场面,从而使宴会“极欢,至暮而罢”。这里体现了郑举举作为席纠的“善令”的“饮材”。而郑礼臣的矜夸,表现出了当时士人们中进士后一种自豪感,得意感和满足感。也可见出“进士”身份对士子们的诱惑程度,也难怪身为宰相的薛元超还因“始不以进士擢第”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