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土霉素对12种农作物幼苗毒性阈值的研究.docVIP

土壤中土霉素对12种农作物幼苗毒性阈值的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壤中土霉素对12种农作物幼苗毒性阈值的研究

土壤中土霉素对12种农作物幼苗毒性阈值的研究   摘 要:以幼苗根系伸展为指标,通过土培试验研究了土霉素对常见的12种农作物幼苗的毒害作用。结果表明,不同农作物受土壤中土霉素危害的阈值有较大的差异,12种作物受土壤中土霉素危害的阈值由高至低依次为:玉米水稻南瓜小麦苜蓿西红柿黄瓜萝卜莴苣胡萝卜小白菜油菜;表现出粮食作物幼苗不易受土霉素的危害,蔬菜作物幼苗相对易受土壤中土霉素污染的危害。考虑到目前抗生素污染土壤中土霉素的残留水平一般低于10mg/kg,推断在前农地土壤中土霉素污染水平下,其对农作物生长直接危害相对较小,而进入作物可食部分的土霉素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可能更为严重。   关键词:农作物;土霉素;生长抑制;阈值   中图分类号 X826;X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9-16-03   抗生素应用对农作物影响的研究最早始于抗生素发现的初期[1]。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发抗生素时,曾从医用抗生素中筛选出农用抗生素用于农作物病害的防治,但应用后发现许多抗生素对农作物有药害,农产品中存在可检量的抗生素残留,对人类健康有害,因而停止使用[1]。目前,使用于农作物的抗生素为植物专用抗生素(如井冈霉素、内疗素、多效霉素、杀蚜素等),具备高度选择性的毒性并易为土壤微生物分解或光解,在粮食、果蔬中的残毒较小,对环境不易产生污染,并在防治农作物病原菌和组培与育种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4]。但近年来,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环境中残留的抗生素(主要为兽用或医用抗生素通过粪肥施用进入农田)对农作物的毒理重新引起重视。农用抗生素防治的对象主要为真菌性病害(占90%以上),而医用或兽用抗生素大都是用来防治细菌性病害,因此,土壤环境中的医用或兽用抗生素残留可能会对作物生长产生不同于农用抗生素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土壤中的多数兽用抗生素极易向植物体内富集,并可对植物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5-11],但植物对兽用抗生素的吸收、富集及抗生素对植物的影响因抗生素、植物和土壤类型不同而有很大差异[5,12]。初步的研究表明,兽用抗生素可能会影响植物的根系发育、地上部分的生长及抑制叶绿体合酶的活性[5-10]。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根部是农作物积累兽用抗生素的主要场所[8,11],作物幼苗根系的伸展对环境中兽用抗生素最为敏感[5,8,12,13]。近年来,有关残留在环境中的兽用抗生素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多数研究主要基于溶液培养试验,缺少土壤环境下的抗生素毒理试验。为此,本研究以幼苗根系伸展为指标,评估有代表性的兽用抗生素土霉素对常见的12种农作物幼苗的毒害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土壤 供试土壤类型为灰潮土,发育于河流冲积物,采自浙江省富阳市,采样深度为0~15cm,质地为粉壤土。土壤理化性状如下:有机碳含量为9.23g/kg,pH为5.67,粘粒含量为65g/kg,有效P为7.89mg/kg,有效K为56mg/kg。检测表明,试验前土壤无土霉素检出。土样在试验前经风干、混匀、过5mm土筛。   1.2 试验种子及预处理 供试作物种子共12种,包括小白菜、萝卜、西红柿、胡萝卜、莴苣、苜蓿、黄瓜、油菜、南瓜、小麦、水稻和玉米等作物的种子。试验前种子用0.3%双氧水消毒12h,然后用去离子冲洗3次,之后在40℃的温水中浸泡2h至水凉,重复浸泡2次。浸泡后的种子转移至消毒处理的湿纱布中,在培养箱中(20~25℃)培养至种子露白待用。   1.3 供试抗生素 供试抗生素为土霉素,属于四环素类抗生素,该类抗生素在我国养殖业中应用较为广泛。   1.4 试验方法 采用保湿培养进行试验,在洁净烘干的直径12.5cm培养皿中平铺一层滤纸,加入0.5cm厚、过5mm土筛的土壤(每皿约80g),加入13mL含一定含量土霉素的去离子水(预备试验表明,加入13mL去离子使土壤含水量比较适宜种子萌发),使土壤土霉素浓度分别为0,1,5,10,25,50,100mg/kg(文献上报道的土壤土霉素污染水平基本上都在50mg/kg以下)。平衡2h后,用镊子将预处理后的种子均匀放入培养皿中,保持种子胚根末端与生长方向呈垂直,每皿放置25~30粒种子(视种子大小而异)。每个处理重复4次。盖好培养皿,将其放置在25℃培养箱中避光培养,期间必要时添加去离子水,保持土壤湿润。培养12d后,观察根长(根与芽接点处至最长根尖的距离)。   1.5 数据处理 为了便于相互比较,幼苗的根长的观察数据统一换算为相对于对照的比例(即以无抗生素污染土壤为100%计算),并根据相对根长与土壤土霉素污染浓度的关系用逻辑斯蒂克分布模型(Log-logistic distribution)进行拟合[14],估算根长10%、25%和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