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全气囊展开数字仿真的研究的方法综述
安全气囊展开数字仿真的研究的方法综述
摘要:针对安全气囊展开仿真,从理论发展和应用的角度综述了几种常用的数字仿真方法,首先研究了用于IP(In-Position)乘员与气囊接触分析的控制体积方法(Control Volume,CV),分析了其对OOP(Out-Of-Position)情况仿真的不足;然后研究了可对OOP情况建模的、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的仿真方法,以及近年来新开发的粒子法(Corpuscular Method,CPM),并总结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结果。文章指出了气囊展开仿真工作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安全气囊;仿真方法;控制体积;计算流体力学;粒子法
中图分类号:U461.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550(2011)01-0012-06
Review of Simulation Research on Airbag Deployment Process
WU Yi-xian1, WU Guang-qiang1,2
(1. Automotive School,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1804,China;
2.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Science,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Tokyo 153-8505, Japan)
Abstract: Several common simulation methods for airbag deployment analysis are summarized from the points of theory and application. Firstly, the traditional CV(Control Volume)method that has been developed and utilized for IP(In-Position)occupant analysis is studied, and its inefficiency for OOP(Out-Of-Position)occupant interaction simulation is analyzed. Then the simulation technique based on 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and a recently developed CPM(Corpuscular Method)method are studied, both of which can model the OOP occupant interaction. Related research results of these methods are summarized. Finally, the review addresses a number of open problems and suggests a few prospective topics in a near future.
Key words:Airbag;Simulation method;CV;CFD;CPM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安全气囊在碰撞事故中对乘员的保护作用得到了普遍认可,对其工作过程的仿真研究也越来越得到重视。
Irish(1971年)[1]和King等(1972年)[2]最早开始了安全气囊的建模工作,以模拟碰撞中气囊与乘员的相互作用。但早期研究多将气囊最终形状设定为椭球等简单的几何形体,并通过乘员模型侵入几何体的深度来计算作用力[3]。
在上述二人的工作基础上,Nefske[4]对含可压缩气体的安全气囊与乘员的相互作用进行仿真分析和试验,并指出,为提高仿真精度,必须考虑非理想气体、扩散限制、气囊满体积后材料拉伸性能的改变等。随着相关理论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汽车被动安全性要求的提高,由此带来对高精度仿真方法的迫切需求。
本文对安全气囊展开仿真的相关理论和研究工作进行分析,包括CV、CFD和基于分子运动论的CPM方法,对其应用状况和优缺点进行研究,并指出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1 控制体积法(CV)
1.1 理论基础
1988年,Wang和Nefske[5]开发了通用的安全气囊模型,可以较精确地模拟气囊展开过程和对乘员的作用力,为CV方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CV方法中,气囊被看作是不断扩大的控制体积,气囊模型如图1所示。
假设其内部的气体为理想气体,且压力和温度分布均匀。该方法无需建立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