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PS加固土建筑遗址风化耐久性现场试验的研究.docVIP

干旱区PS加固土建筑遗址风化耐久性现场试验的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干旱区PS加固土建筑遗址风化耐久性现场试验的研究

干旱区PS加固土建筑遗址风化耐久性现场试验的研究   内容摘要:风化是土建筑遗址最为常见和影响严重的病害之一,目前关于土遗址风化耐久性研究多为室内、现场模拟试验。为了探求PS材料(高模数的硅酸钾溶液)加固土遗址的实际风化耐久性效果,在新疆米兰遗址现场进行了实体试验,使用模数为3.7浓度为3%、5%、7%的PS溶液对试验区进行加固,然后利用扫描电镜分析其微观结构,利用红外热成像仪测量温度敏感性,并进行现场风蚀和雨蚀试验。试验表明,PS材料可有效提高土建筑遗址表面抗风化能力。   关键词:干旱区;土遗址;风化;PS   中图分类号:TU3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3)01-0029-06   引言   古丝绸之路横贯欧亚大陆,在历史上促进了欧亚非各国与中国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1,2],古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主要通过陕西、甘肃、新疆[3],沿途分布了大量的土遗址。   风化是土遗址较常见和严重的病害之一。已有学者针对土遗址风蚀机理及防护等开展了大量研究[4-7],并开发了多种保护材料[8,9]。PS材料(高模数的硅酸钾溶液)是迄今为止被普遍认可的一种土遗址保护材料,在20世纪80年就已经开始实验室和现场研究[10,11]。已有研究对PS材料加固土遗址的风蚀耐久性进行了一些室内试验和现场模拟实验[12,13],本文采用PS材料,选择新疆米兰遗址进行风蚀耐久性的室内和现场试验,将室内试验和模拟试验真实化,为土遗址保护从试验向应用推进提供可靠依据。   1 米兰遗址   1.1 概况   米兰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东北70km的荒漠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布于45.6km2的范围内,由戍堡、佛塔、佛寺、古灌溉渠道、烽燧等组成。   1.2 区域条件   米兰遗址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东南缘,罗布泊南部的阿尔金山下。因该区域处于中纬度的欧亚大陆腹地,塔里木盆地东部,四周为崇山峻岭所环抱,地形闭塞,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属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遗址区气温日温差和年温差较大,多风沙,少雨雪,沙尘暴较频繁。年降水量约20mm,多集中在夏季,日最大降水量118mm,蒸发量达约3000mm。年平均气温10.7-11.5℃,极端最低气温-27.2℃,极端最高气温43.6℃。全年盛行东北风,八级以上大风日年均36.9天,平均风速2.7m/s,最大风速可达40m/s。   1.3 风蚀病害   米兰遗址的建筑工艺多样,有天然土夯筑、红柳或芦苇加筋垛泥、土砖砌筑、生土块砌筑。由于材料和建筑工艺的因素,遗址性质脆弱。该区沙尘暴频繁及温度变化剧烈,遗址遭受着严重的风蚀破坏。典型的风蚀现象有四种:蜂窝状墙貌,土砖砌筑缝空虚,加筋层出露,和雅丹层凹进。在风沙磨蚀与旋蚀作用下,局部软弱部位产生剥离形成蜂窝状墙貌。土砖与层间胶泥强度发生差异风化,胶泥首先脱落。在使用红柳或芦苇加筋工艺建造的位置,夹层腐烂较慢,中间垛泥材质较弱,风化较快,因而出现加筋层出露现象。雅丹层抗风蚀能力较弱,造成建造于雅丹之上的遗址失去支撑,出现墙体裂缝和崩塌。   2 材料及方案   2.1 材料   PS材料加固现场试验所需区域较大,且为破坏性试验。鉴于文物的特殊性,不能在文物本体上直接试验,因此本次试验所选区域为距离米兰戍堡较近的雅丹土。另外,文物本体是建造于雅丹地层之上,且土遗址建造原料是取自雅丹后加工而成,雅丹地层的风蚀也严重影响到文物本体的稳定,目前有很多文物本体因雅丹地层风蚀缩进而发生拉裂或坍塌。表1为雅丹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指标。表2是雅丹土的化学分析试验结果。表3为雅丹土的颗粒组成分析。   现场雅丹土的加固材料选用PS材料,试验选择较平整的试验面,用不同浓度的PS溶液对遗址风化表面进行加固。借鉴新疆交河故城抢险加固工程及其他遗址保护工程的经验,选取模数为3.7,浓度为21.7%的PS原液,配制3%、5%、7%三种浓度的PS溶液进行喷渗加固。   2.2 方案   本试验区表面风化层厚约8-10mm,因此选用PS溶液喷洒渗透的方法。将试验区划分为四块面积为100×50?的条形试验区,分别为空白区和PS浓度分别为3%、5%、7%的加固区,每块条形试验区上半部分50×50?作为风蚀试验区,下半部分50×50?作为雨蚀试验区。文中W0表示原始表面形状的风蚀试验区,W3表示PS溶液浓度为3%的风蚀试验区,R0表示原始表面形状的雨蚀试验区,R3表示PS溶液浓度为3%的雨蚀试验区,其他编号以此类推。   PS溶液分三次喷洒渗透,三次的渗透量分别为2400ml/m2、2000ml/m2、1000ml/m2。渗透时间间隔为24小时,每次渗透时间选择在早晨7:00-7:30进行(空气温度20℃左右),每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