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当代句法――语义界面理论的研究
当代句法――语义界面理论的研究
摘 要:本文从历时和共时角度出发,围绕句法相关语义、句法相关语义表征和联接规则三个主要问题简要考察了当代句法―语义界面理论中词库驱动理论和句法驱动理论的异同。二者的相同点是:都承认语义对句法的制约作用,语义的表征对象是句法相关语义和有关联接模式。二者的不同点是:词库驱动理论认为句法相关语义来源于谓词,并单独决定句法结构和意义,采用词汇语义表征,坚持普遍联接规则和间接联接模式;而句法驱动理论认为句法相关语义来源于谓词和构式,构式义融合谓词义和决定句法结构和意义,采用句式义语义表征,坚持构式独特联接规则和普遍联接规则想结合,采用单层直接联接模式。文章最后结合汉语,评价了上述理论的优劣,并提出构建整合句法―语义界面理论的设想。
关键词:句法―语义界面理论 句法相关语义 语义表征 联接规则 评价
一、引言
句法―语义界面研究发端于Aristotle和Pānini(Davis,2001:1),其后各历史时期均有对其不同程度的论及和发展,但其理论地位的正式确立应归功于Gruber(1965)、Fillmore(1968)、Carter(1976)和Katz(1972),自此该理论成为语言研究的热门话题。因其主要关注语义与句法之间的联接或映射,故亦称联接理论(Linking Theory)或映射理论(Mapping Theory)(参见Levin Tenny,1988;高明乐,2004),或归为句法―语义界面研究(如沈园,2007)或语言界面研究(熊学亮、蔡基刚,2005)。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句法―语义界面理论大抵可分为两类,虽名称不同,但本质相似,即词库驱动理论和句法驱动理论(参见Erteschik-Shir Rapoport,2005:1),或投射理论和构式语法(参见沈园,2007:7),前者盛于20世纪中叶,后者则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句法―语义界面理论主要研究如下三个问题:一是句法相关语义问题;二是句法相关语义的表征问题;三是联接规则问题。①因此,这些理论的异同和优劣集中反映在对这三个问题的处理上。本文将围绕这三个问题,选取代表,择其精华,结合事例,简要加以介绍和评价。②
二、句法相关语义问题
这是当前句法―语义界面理论的根本和难点,词库驱动理论和句法驱动理论在此存在异同。相同点是,都认为语义可按功能差异分为两个部分,即非句法相关语义和句法相关语义。前者对句法意义和句法结构无直接制约作用,后者则直接制约句法意义和句法结构(Hovav Levin,1998:97~134;Hale Keyser,2005:11~41;Goldberg,1995、2006),决定联接模式、规则和制约条件。句法相关语义问题是研究的重心,其名称多样,或曰“语法相关子系统”(Pinker,1989),或曰“语义结构”(Grimshaw,1993),或曰结构意义(Hovav Levin 1998:97~134),或曰构式意义(Goldberg,1995、2005、2006)。不同点是,句法相关语义上的来源、功能和数量不同。词库驱动理论主张句法相关语义只有一个来源:谓词(主要体现为动词、介词或形容词),主张谓词的语义属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测其句法行为。句法规则的作用只是陈述某些普遍规律和处理正常联接模式之外的特例,过去的许多语法职能现在由词汇语义承担(Wason,1985:203)。奉行单义理论,主张句法―语义一一对应联接模式,相关句法结构之间存在派生关系。此类理论众多,如Chomsky的题元标准和语义选择理论,Bresnan Kanerva的双投射原则,Erteschik-shir Rapoport的最小结构理论,以Jackendoff、黄正德、Hale和Keyser为代表的轻动词理论,以Taris、Grimshaw、Tenny和Levin为代表的体投射理论,Perlmutter的非宾格假设。句法驱动理论则主张句法相关语义有两个来源,即动词和构式,区分动词句法相关语义和构式句法相关语义,并指出二者的作用不同:动词句法相关语义系低层次语义,只直接制约其参与者角色的数量、类型和功能,不直接影响句子意义和结构;而构式句法相关语义系高层次语义,内在地规约论元的选择、突显,可进入构式的动词类及其参与者角色、构式的联接模式、规则和制约条件,构式不同,联接则异。若从句法结构整体出发,句法驱动理论主张句法相关语义来源于构式,奉行多义理论,认为构式融合动词直接产生不同句式,句子之间无派生关系,坚持语法形式无同义原则(Levin,2005)。该类理论的代表是Goldberg的构式语法。③下面结合“give”的两种句法行为举例说明上述观点:
(1)a.John gave an appl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