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陕西农民经济意识的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代陕西农民经济意识的研究

当代陕西农民经济意识的研究   摘 要:“农民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尤为突出的问题。以陕西为地域,以当代陕西农民对象,对陕西农民的经济意识进行了具体化、实在化、客观化的研究,通过对当代陕西农民经济意识的研究,试图为中国“农民问题”的解决提供重要的思路。   关键词:当代;陕西农民;经济;意识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096-02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人口的不断增加,农民数量也不断上升,农民的任何一个问题乘以农民的人数就变成一个大问题,所以“农民问题”变得尤为突出。“农民问题”的解决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改革成败的关键。然而要解决“农民问题”,就有必要对农民的经济意识进行研究。   一、研究当代陕西农民经济意识的原因   陕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历代王朝古都的所在地,也是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地方,为炎黄子孙的生存、繁衍和人类历史文明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陕西作为我国的一个农业大省,农业人口数量多,长期以来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各省的经济都在不断发展,所以陕西也要从经济欠发达走向经济发达。然而,要实现这种经济跨越,首先必须解决“农民问题”,要解决“农民问题”就有必要对当代陕西农民的经济意识进行研究。只有把握了当代陕西农民的经济意识,才能制定出符合农民意愿的政策,陕西的总体经济才能走向前列。   当代陕西农民是中国当代农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陕西农民的经济意识和当代中国农民的经济意识有许多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对当代陕西农民的经济意识的研究,为中国农民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思路。   二、当代陕西农民经济意识的表现   (一)改革开放以前当代陕西农民经济意识的表现   改革开放以前陕西农民的经济意识比较淡薄,并且非常保守,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计划生产意识比较浓厚   新中国成立以前,陕西农民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表现为单一的“小而全”,专业程度比较低,并且排斥生产过程中的社会分工和相互协作,基本上是单干。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农民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几乎完全由某个部门根据人民和社会的需求来进行安排,产品生产完以后,产品的分配也是按照国家的计划来统一进行分配的。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陕西农民的农业生产都是单一的自然资源的种植和采伐,例如关中农民基本种植地小麦,陕南农民基本种植水稻,陕北农民基本种谷子,虽然生产过程表现出了较强的社会分工和互相协作,但是农作物种植种类很单一,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农作物的多样化需求种植和资源的加工,在生产方式上仍表现出了浓厚的计划生产意识。   2.平均主义的观念较明显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是历来统治者的法则。自古以来,农民追求的是“有田共耕、有食同吃、有难同当、有福同享”,这当中包含着浓厚的平均主义思想。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下的分配方式更是表现出了明显的平均主义。陕西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中往往把平均和名分联在一起,如果在经济利益分配上不均,在心理上就觉得失了名分,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这些观念长期以来导致陕西农民缺乏进取精神和经济效益观念。   3.鄙视商人   商人古时候就被称作“奸商”,而农耕文化的主导价值取向是“重农轻商”、“重本抑末”、“重义贱利”,这和商人的价值取向正好相反。农耕文化的价值观念使农民羞于言商经商更不善于经商。新中国成立后,农民更是把经商看作谋取私人利益,甚至把从商问题上升为政治路线问题,认为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所以经商的农民很少。受到农耕文化影响的陕西农民在“利”和“义”的取舍上,看重的是“义”,这与商人牟“利”是不同的,因此陕西农民也看不起商人。然而正是这种看不起商人、不善于经商的心理,长期使陕西农民处于贫困之中。   4.轻视生产投入的消费心理   在风俗和礼节文化影响下,陕西农民有了剩余的钱以后往往不用来扩大再生产,而是将剩余的钱为了名分举办红白喜事、修庙敬神等。同时,受传中国统文化中小富即安思想的影响,陕西农民的目标就是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这种思想严重阻碍了农民再生产性和扩大再生产投入的积极性。直到改革开放前这种轻视生产投入的消费心理仍然影响着陕西农民。   5.经济依赖思想很重   受中国传统文化和封建思想影响,中国农民依赖思想很重,常常在经济上依赖于土地,并把希望寄托于皇帝和社会的伦理道德上。新中国成立后,又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农民在经济上更加依赖于国家,他们总希望通过救济、补助、扶贫等手段来解决贫困问题。新中国成立后,陕西农民虽然得到了土地,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平均主义分配原则,又严重挫败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农民更是表现出了严重的依赖思想。   (二)改革开放以后当代陕西农民经济意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