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泥沙的推移质运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七 泥沙的推移质运动
1 概述
按照运动形态的不同,水流中运动的泥沙可分为悬移质和推移质两个部分。推移质通常沿河
床滚动、滑动、跳跃前进,动静间歇,与床面静止的泥沙时常交换,前进速度远较水流速度小。
而悬移质泥沙是在水流中浮游前进,其顺水运动速度与水流运动速度基本上相同。由于推移质沿
着床面运动,运动机理复杂,参数难以精确测量,不确定因素较多。因此,与悬移质相比,推移
质是泥沙研究中相对薄弱的课题。本调研将从泥沙起动、沙波运动、动床阻力、推移质输沙率和
推移质实(试)验等几个方面,对推移质的研究发展动态进行跟踪阐述。
2 调研目的和意义
在天然的山区河流中,存在着大量推移质。在这些河流上修建水利枢纽,推移质将在变动回
水区淤积,减小水库有效库容,引起水库翘尾巴,危及航运和移民安全。与此同时,枢纽下泄清
水,会造成下游河床下切,危及桥梁、引水、堤防等涉水工程的安全运行。而当枢纽运行到后期
时,推移质会运动到坝前,可能会造成电站引水口淤堵、水轮机磨蚀、过流设施磨损等重大危害。
在一些渠道和引水工程的设计中,必须考虑床沙的不冲流速,以保证渠道和岸边的稳定。为了保
证这些与推移质运动有关的水利工程安全有效运行,对推移质运动规律必须有一定的认识。
为此,就推移质泥沙运动研究发展动态进行调研,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分析,对现有研
究存在问题和不足进行剖析,对今后研究方向和重点关注提出建议,以推动推移质泥沙运动研究
进一步发展,对于利用理论基础解决实际中与推移质有关的科技难题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
(1)对推移质泥沙运动方面已有的大量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
(2 )分析阻碍推移质研究进展的原因:虽然推移质泥沙理论成果不少,但由于推移质泥沙
运动非常复杂,非均匀推移质运动更加复杂,加之实验和野外可利用的可靠实测资料十分有限,
致使现有理论尚不够成熟,推移质输沙率公式精度不高,因此,推进有关推移质泥沙运动理论研
究势在必行;
(3 )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今后要特别加强非均匀推移质实验和野外实测资料的工作,为
提升推移质理论研究水平提供充分且可靠的基础资料。
159
3 近年发展新动向和值得关注点
3.1 发展的新方向和值得关注点
3.1.1 泥沙起动
泥沙起动是河流泥沙工程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实践中应用广泛,比如水工建筑物下游河
床冲刷、渠道设计、水生生物栖息地评价等。显然,床沙是否能够起动与泥沙颗粒大小以及水流
条件密切相关。Shields(1936)利用当时比较流行的量纲分析法对泥沙起动进行了研究,并且给出
了著名的 Shields 曲线,该曲线至今仍然被广泛应用。此后,研究者对起动流速进行了大量的研
究工作。通过这些研究工作,研究者逐渐认识到泥沙起动是一个很复杂的科学问题,既与泥沙颗
粒大小、形状、均匀性、是否散粒体有关,也与床面形态、电化学、水流强度有关,泥沙起动既
有确定性一面,也有随机性一面,必须用随机理论和力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泥沙起动(Chien and
Wan 1999, Hu and Hui 1996) 。
3.1.1.1 泥沙起动判别标准
对于单颗粒泥沙的起动与否比较容易判断,但是如何判别床面大量泥沙的起动仍然是个问
题。对起动标准有的是定性描述,有的给出定量界值。Kramer (1935)把床沙运动分为 4 个阶段:
(1)无泥沙运动:所有床沙不运动;(2 )弱动:屈指可数的细沙在床面处于运动状态;(3 )中
动:床面上到处都有小于中值粒径的泥沙在运动,而且运动的泥沙颗粒难以计数;(4 )强动:各
种粒径大小的床沙全面运动,床面形态随之发生变化。显然,这样的启动标准仅是定性的,不同
的人观测结果可能会有较大差别。
为了从定量上判别泥沙是否起动,Yanlin(1972)给出以一定床面面积和一定时间段内运动泥
沙颗粒个数的判别式作为起动标准。窦国仁(1963)将近底瞬时流速 ub 作为随机变量并假定其
符合正态分布,则起动标准可由 ub 与其时均值 ub 和均方差 σub 的关系来确定,即将
u u +3σ , u u +2σ , u u +σ 分别作为将动未动的临界状态、少量起动状态
b b u b b u b b u
b 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909-2013安徽铅酸蓄电池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指引.PDF
- 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总则.PDF
- 1960-2010年贵州喀斯特山区陡坡土地利用变化-地理科学进展.PDF
- 1982—2010年呼伦贝尔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格局-生态与农村环境.PDF
- 1∶1站立式大断面异形盾构管片力学试验系统的研发与应用.PDF
- 1993—2011年北大西洋与北太平洋的波浪变化及其原因探究-海洋科学.PDF
- 2006年12月24—27日大范围大雾过程数值模拟-大气物理学院.PDF
- 2006财政年要点-MIGA.PDF
- 2009年4月免疫战略咨询专家组会议月免疫战略咨询专家组会议.PDF
- 2009年三季报业绩说明会-Midea.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