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先秦语言文字看男女之别-饶宗颐国学院.PDF

从先秦语言文字看男女之别-饶宗颐国学院.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先秦语言文字看男女之别-饶宗颐国学院

饒宗頤國學院院刊 第四期 37 2 0 1 7 5 年 月 頁 3 7 – 4 8 從先秦語言文字看男女之別* 陳偉武 中山大學中文系 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本文從先秦語言文字出發,引證豐富的典籍和出土文獻,對先 秦時期漢語的男女之別及無別的語言現象加以梳理和討論,並進而 探討漢語性別差異的自然根源和社會文化根源。 別 之 女 男 看 字 文 言 語 秦 先 從 關鍵詞: 性別差異 男女無別 文字學 先秦文獻 上古漢語 * 小文初稿草於 1991 年夏,2015 年9 月據舊稿改寫,承友生石小力、蔡一峰二君校 閱,訂正多處;2015 年 10 月4 日參加香鄭吉雄和陳致二教授召集的「先秦經典 字義國際學術研討會」,會上得沈培和魏寧兩位先生指正,會後又蒙兩位匿名審稿 專家指教,謹此一並致謝。 38 傳統是今天所能意識到的過去,是依然作用於現實的東西。語 言溝通了傳統與現實,涵容著古往今來的思想浪花。漢語記錄了中 國人的性別差異,反映了中國文化在倫理觀念、道德規範和價值創 造等方面對男女的不同要求和評價。本文試圖以先秦語言文字為素 材,描寫先秦時期漢語的某些性別差異,並進而探討漢語性別差異 的自然根源和社會文化根源。 一、男女無別 首先我們必須對先秦語言文字中一些字詞可以兼指男女有所描 寫,如此將有助於加深我們對男女之別的認識。語言既需要分別指 稱男女,又需要統稱男女,視語境的不同而不同。有些詞正是適應 這種需要而產生的,語義上忽男忽女,分分合合。例如,「子」統指 男女,《禮記.曲禮下》:「子於父母,則自名也。」鄭玄注:「言子 ,通男女。」也可分指,甲骨文中未婚女子可稱「子」,已婚稱「帚 (婦)」。如趙誠先生認為「帚(婦)妥」與「子妥」當是同一人, 並指出:「卜辭多且和多匕對稱,多父與多母對稱,而無與多子對稱 之多女,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多子括多女。」1 卜辭中有記述生育分 娩的「子媚」、「子 」,這兩個「子」也是指女子。鄭慧生先生認為: 「據胡厚宣先生早年的統計,武丁時之子輩共有53 人(見《甲骨學 商史論叢初集》)。53 人中當有一半為女。」鄭氏指出,卜辭中御 祭的致祭有「子某」17 人,這些「子某」繫以「子」字,是 武丁的子輩,且可能全是女性。2 金文中「元子」可指「長女」, 氒 如番匊生壺:「用媵 元子孟妃乖」(《集成》 9705 )。傳世文獻中「元 子」可指世子、長子,如《儀禮.士冠禮》:「天子之元子猶士也。」 院 學 國 頤 宗 饒 學 大 會 浸  香 1 趙誠:〈諸帚探索〉,《古文字研究》第十二輯(北京:中華書局,1985 年),頁 99–106 ;又見氏著:《古代文字音韻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1 年),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