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与药害预防和补救.pptx

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与药害预防和补救.pptx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与药害预防和补救.pptx

绿化维护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 ;一、范围 ;二、术语与定义 1、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 通过组合生物、栽培、物理、化学等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害生物治理。 2、有害生物生态调控(EPM) 充分利用自然界固有的生物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使某些能够造成危害的生物种群数量增长受到抑制,从而减少有害生物造成的损失。 3、绿化植物有害生物 对绿化植物的生长、生存造成危害,影响人类活动和城市景观面貌的动物、植物、微生物。 4、有害生物控制 从维护、促进城市生态平衡的角度出发,遵循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原则,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协调人与生物以及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有效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 5、致死中量LD50 衡量药剂对生物体毒力大小的量,是使某生物群体的半数死亡所需的药剂量。用LD50表示剂量的单位,即以供试生物个体的单位重量除以所接受到的剂量(毫克剂量/千克体重,即mg/kg)。;三、总则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绿化植物保护技术管理水平,保护植物健康,使绿化植物发挥应有的绿化效应和观赏价值,特制定本规范。 园林病、虫害防治,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 绿化植物保护应遵从“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原则,在有条件的绿地,应遵从“有害生物生态调控”原则,以期达到园林生态平衡。 ;四、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 叶部病虫害 叶部病害主要有:白粉病、锈病、炭疽病、叶斑病、角斑病、花叶病、煤污病、灰霉病、穿孔病、纹枯病等。 叶部虫害主要有:刺蛾、蓑蛾、毒蛾、夜蛾、尺蛾、卷叶蛾、螟蛾、天蛾、大蚕蛾、粉蝶、叶甲、金龟甲、蚜虫、蚧虫、粉虱、木虱、盲蝽、网蝽、叶蝉等。 茎干部病虫害 茎干部病害主要有:枝枯病、腐烂病、溃疡病、白绢病、疫病、枯萎病等。 茎干部虫害主要有:天牛、象甲、木蠹蛾、透翅蛾、吉丁虫、蛀螟、白蚁、蚱蝉等。 根部病虫害 根部病害主要有:根癌病、根结线虫病、紫纹羽病、白纹羽病等。 根部虫害主要有:蝼蛄、蛴螬、地老虎等。 有害动物 害螨主要有:叶螨、根螨、瘿螨、跗线螨等。 其它:蜗牛、鼠妇、蛞蝓、老鼠等。;五、病虫监测预报 设立监测员 各绿化班长兼职监测员。 2、监测时间 每年3月至10月。 3、病虫监测方法 物候监测法:根据往年同期不同有害生物在本地绿化区的发生时间、发生危害的程度,及时预测本年度有害生物可能发生的情况。 人工调查方法:定期(每周)观察绿化植物生长状况及受有害生物危害情况,根据不同绿地类别,随机取样,监测有害生物的种类、分布、数量、危害程度、危害率等。要求取样:草坪和地被植物:10000㎡取3个2㎡的样方;行道树:每条道路跳跃式取样本数不少于10株;绿地内乔灌木:30000㎡绿地内取乔灌木数不少于20株。;4、监测记录 人工记录监测结果,包括: 观察日期、观察地点、气候情况、记录人; 有害生物名称、寄主植物名称及寄主受害部位; 有害生物发生数量、危害程度、天敌种类及数量。 5、监测通报 监测员对新发现的检疫对象,应在当天向所属单位汇报,由该单位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报告,并同时报市林业检疫部门。 监测员对新发现的或突发性的危害性有害生物,应在当天向所属单位汇报。 监测员监测到的呈严重发生趋势的常见园林绿化植物病虫有害生物,当天向所属部门报。 6、应急响应 当发生本地区绿化突发性有害生物灾害事件时,应执行国家、本市的有关应急预案。 ;六、植物病虫害防治 绿地植物调整 听取植保专业人员的意见,制定绿地植物调整方案,合理淘汰老化、褪化和病虫害严重发生的植物或植物品种,经植保专家评估后实施。 合理调整植物密度,确保植物生长空间,预防植物病虫害发生。 合理修剪 正确修剪,合理去除有害生物危害枝、重叠枝、徒长枝。 修剪后直径大于5cm的切口或伤口,应及时对伤口封涂杀菌剂等,以防有害生物入侵,引发腐烂或由腐烂引发的病虫害。 应及时处理枯死植物或具严重病虫源的植株。;3、加强水、肥、土管理 合理进行水肥管理,提高植物抗病虫能力。 在绿地和行道树穴里应使用腐熟的有机肥,不应使用未腐熟的堆肥、厩肥、饼肥和植物残体。 4、生物控制 应保护和利用植物的蜜源、果实以招引天敌。 应积极推广和应用对有害生物具拮抗作用的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制剂和仿生(激素)类制剂。 应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资源,加强优势天敌昆虫的引迁、繁殖、推广和应用工作。 充分保护和利用有益动物控制有害生物。;5、人工控制 应及时去除悬挂或依附在植物体和建筑物上的虫茧、虫囊和卵块、卵囊等以及病枝、病叶等。 应剪除并销毁孵化初期尚未分散危害的幼虫枝叶。 在钻蛀性害虫的卵、幼虫发生期,应及时消灭卵,钩除幼虫。如天牛、木蠧蛾等的卵、幼虫。 在蚧壳虫雌成虫成熟期,应清除固定取食的雌成虫。 在成虫期,应直接捕杀个体大,有假死性或飞翔力不强的成虫。;6、物理防治 在成虫发生期,应利用

文档评论(0)

peace03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