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的针灸方法-医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全的针灸方法-医学课件.ppt

常用的补泻手法 名称 补法 泻法 提插补泻 针下得气后,由浅而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 针下得气后,由深而浅,重提轻插,提插幅度大,频率快。 捻转补泻 针下得气后, 拇指向前,食指向后,左转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较轻 针下得气后,拇指向前,食指向后,左转捻转角度大,频率快,用力较重 徐疾补泻 缓慢进针,快速出针 快速进针,缓慢出针 开阖补泻 缓慢出针而快速按揉针孔 快速出针而慢按针孔,或摇大针孔 迎随补泻 针尖随着经脉循行方向 顺经而刺 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方向,逆经而刺 呼吸补泻 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 吸气时进针, 呼气时出针 平补平泻 进针得气后, 均匀地提插, 捻转, 即行出针 * 留针——得气之后根据治疗的需要将毫针 留在腧穴内一段时间。 留针时间:从10分钟至几个小时不等,一般在半小时左右。 意义:便于继续行针施术和维持针感时间,加强疗效。 * * 针刺意外的处理和预防 1、晕针 2、滞针 3、弯针 4、断针 5、针后异常感 6、针刺引起创伤性气胸 7、刺伤脑脊髓 * 1、晕针 处理:出现晕针症状时,应镇静,立即出针,使病人 平卧,头部稍低,给予饮温开水或糖水即可恢 复,重者掐人中、内关,或灸足三里、百会。 原因:由于患者体位不适,精神紧张,体质虚弱,或 针刺时手法过重所致。 表现:头目眩晕,恶心欲吐,面色苍白,心胸气短, 出冷汗,血压下降,四肢厥冷,脉象细弱而数 或沉伏,甚则猝然倒地,唇甲青紫,二便失 禁。 * 预防 对晕针要重视预防,如初次接受针治者,要做好解释工作,解除恐惧心理。正确选取舒适持久的体位,尽量采用卧位。选穴宜少,手法要轻。对劳累、饥饿、大渴时,应嘱其休息,进 食、饮水后,再予针治。针刺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神态,询问针后情况,一有不适等晕针先兆,需及早采取处理措施。此外,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消除过热过冷因素 * 2、滞针(Sticking of Needle) ? (一)现象 针在穴位内,运针时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若勉强捻转、提插时,则患者感到疼痛。 ? (二)原因 患者精神紧张,针刺入后局部肌肉强烈挛缩;或因行针时捻转角度过大过快和持续单向捻转等,而致肌纤维缠绕针身所致。 * (三)处理 嘱患者消除紧张,使局部肌肉放松;或延长留针时间,用循、摄、按、弹等手法,或在滞针 附近加刺一针,以缓解局部肌肉紧张。如因单向捻针而致者,需反向将针捻回。 (四)预防 对精神紧张者,应先作好解释,消除顾虑。并注意行针手法,避免连续单向捻针。 * 3、弯针(Bending of Needle) ? (一)现象 针柄改变了进针时刺入的方向和角度、使提插,捻转和出针均感困难,患者感到针处疼痛。 ? (二)原因 术者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以致针尖碰到坚硬组织;或因患者在针刺过程中变动了体位,或针柄受到某种外力碰压等。 * (三)处理 出现弯针后,就不能再行手法。如针身轻度弯曲,可慢慢将针退出;若弯曲角度过大,应顺着弯曲方向将针退出。因患者体位改变所致者,应嘱患者慢慢恢复原来体位,使局部肌肉放松后,再慢慢退针。遇有弯针现象时,切忌强拔针、猛退针。 ? (四)预防 医者进针手法要熟练,指力要轻巧。患者的体位要选择恰当,并嘱其不要随意变动。注意针刺部位和针柄不能受外力碰压。 * 4、断针( Breaking of Needle) ? (一)现象 针身折断,残端留于患者腧穴内。 ? (二)原因 针具质量欠佳,针身或针根有损伤剥蚀。针刺时针身全部刺入腧穴内,行针时强力提插、捻转,局部肌肉猛烈挛缩。患者体位改变,或弯针、滞针未及时正确处理等所致。 * (三)处理 嘱患者不要紧张、乱动,以防断针陷入深层。如残端显露,可用手指或镊子取出。若断端与皮肤相平;可用手指挤压针孔两旁,使断针暴露体外、用镊子取出。如断针完全没入皮内、肌肉内,应在X线下定位,用手术取出。 ? (四)预防 应仔细检查针具质量,不合要求者应剔除不用。进针、行针时,动作宜轻巧,不可强力猛刺。针刺入穴位后,嘱患者不要任意变动体位。针刺时针身不宜全部刺入。遇有滞针、弯针现象时,应及时正确处理。 * 5、针后异常感 ? (一)现象 出针后,患者不能挪动体位,或重、麻、账的感觉过强,或原有症状加重,或针孔出血,或 针处皮肤青紫、结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