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核桃树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的方法
核桃树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的方法
经过几年的推广和种植,衡水地区的核桃种植面积大幅增加,随之而来接到的关于核桃病虫害方面的咨询也越来越多。根据这几年的调查研究,衡水市核桃园发生较重的病害有核桃细菌性黑斑病、核桃炭疽病、核桃褐斑病、核桃溃疡病、核桃腐烂病及核桃枝枯病等。
1.核桃细菌性黑斑病
1.1危害症状
(1)幼果受害:开始在果面上出现褐色小斑点,后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色病斑,无明显边缘,周围呈水渍状晕圈。发病轻时,病斑中央下陷龟裂并变为灰白色,果实略呈畸形。雨天,病斑迅速扩展,并由外果皮向内果皮(壳)发展,使果壳变黑,核仁干瘪。危害严重时,导致全果迅速变黑腐烂,提早落果。近成熟时发病,病斑仅限于外果皮,危害较轻。
(2)叶部受害:最先沿叶脉出现圆形小斑,后扩展成近圆形或多角形黑褐色病斑,外缘有半透明状晕圈。雨水多时,叶面多呈水渍状近圆形病斑,叶背更为明显。严重时,病斑联合,叶片皱缩、枯焦,病部中央变为灰白色,有时呈穿孔状,致使叶片残缺不全,提早脱落。叶柄、嫩梢上的病斑长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褐色、稍凹陷,病斑绕枝干一周后,造成枯梢、落叶。
1.2发病规律
细菌在病枝、溃疡斑、芽鳞和残留的病果等处越冬。细菌从气孔、皮孔、柱头、伤口等处侵人,借雨水、花粉、昆虫传播,可多次侵染。该病发病程度和早晚与雨水密切相关,4-5月虽然有侵染条件,但因干燥少雨,少见发病,6月下旬果实上开始形成病斑,7月中下旬,雨水增多,果上病斑迅速扩大或变黑腐烂,进入雨季后,幼嫩枝条也开始感病,叶片角斑症状明显。该病的发病程度与品种类群、栽培水平、树势关系密切。本地核桃比新疆核桃抗病,晚实核桃比早实核桃抗病,但尚未发现免疫品种。
1.3防治方法
(1)结合修剪清除病枝病果并烧毁。(2)及时防治核桃举肢蛾、山核桃蚜虫、长足象等危害果实的害虫,减少果实上的伤口和传播媒介。(3)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势、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发病严重的地区核桃萌芽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雌花开花前后喷50%的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15万单位的农用链霉素、大生M-45(800倍)。生长季节连续喷2-3次杀菌剂,可用50%多菌灵1 0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交替使用(雌花花前、花后、幼果期各1次)。
2.核桃炭疽病
2.1危害症状
(1)果实受害:果皮上出现褐至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病斑,中央下陷,病部有黑色小点,有时略呈轮状分布。温湿度适宜时,黑点处涌出粉红色孢子团。病斑数十个连成一片,使果实变黑腐烂或早落。发病轻时,核壳或种皮部分变黑。果实成熟前发病,病斑只局限在外果皮(青皮),对核桃影响不大。
(2)叶片受害:多从叶尖、叶缘形成大小不等的褐色枯斑,其外缘有淡黄色圈。有的在主侧脉问出现长条枯斑或圆褐斑。潮湿时小黑点处涌出粉红色孢子团。严重时叶斑连片,叶子枯黄而脱落。
(3)芽受害:在芽鳞基部呈现暗褐色病斑,有的可深入芽痕。
(4)嫩梢、叶柄、果柄受害时,均出现不规则或长形凹陷的黑褐色病斑,引起芽梢枯干,叶果脱落。
2.2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在病枝、叶痕、残留病果芽鳞中越冬。病菌借风、雨、昆虫传播,从伤口、自然孔口中侵入。一般幼果期侵入,7-8月份发病,可多次进行再侵染。发病早晚、轻重与高温、高湿有密切关系,比黑斑病发病较晚。炭疽病发病程度与栽培水平、密度、树势有关;不同品种和品种类群抗病能力差异很大,本地核桃比新疆核桃抗病,晚实核桃比早实核桃抗病,品种类群内抗病能力也不同,但尚未发现免疫品种。
2.3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改善果园的通风透光条件,清除病枝落叶并集中烧毁。(2)雨季前交替喷1:2:200的波尔多液或50%的甲基托布津800倍液进行防治。(3)选择抗病品种。
3.核桃褐斑病
3.1危害症状
受害叶片上的病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0.3-0.7厘米,中间灰褐色,边缘不明显呈暗黄绿色至紫色。病部有黑褐色小点略呈同心轮纹状。病斑联合形成大片枯斑造成早期落叶。嫩枝上病斑呈长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褐色,稍凹陷,边缘褐色,中间有纵向裂纹,其上散生黑点,严重时造成枯梢。苗木受害后可造成大量枯梢。
3.2发病规律
病菌在病残组织内越冬,借风雨传播,5月中旬至6月初开始发生,7-8月为发病盛期。多雨年份或高温高湿情况下病害发展迅速。
3.3防治方法
(1)清除病落叶集中烧毁。(2)6月中旬和7月上旬各喷1次1:2:200波尔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
4.核桃溃疡病
4.1危害症状
多发生在树干及主枝基部,初为褐、黑色圆形斑,直径0.1-2厘米,有的扩展成梭形或长条形。在幼嫩及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