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疾病与合理用药-激素篇教学教案.pptVIP

常见疾病与合理用药-激素篇教学教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见疾病与合理用药-激素篇教学教案.ppt

雌激素 (estrogen) HO OH O O 孕激素 (progestogen) 雌性染色体组型的示意图 甾体对原始性腺分化成雄性和雌性生殖器官的影响 性激素——生命的钥匙 性激素的发现 1849年:哲学家伯索尔德(Berthold)移植公鸡的睾丸对公鸡鸡冠的影响,提示雄性激素的存在; 阉鸡在接受睾丸移植前后的变化 伯索尔德(1803-1861) 性激素的发现 19世纪末:克瑙尔(Knauer)和哈尔本(Halban)移植兔子和豚鼠的卵巢对阴道的影响,提示雌性激素的存在; 1927年:在柏林,亚许海姆(Aschheim)和宗德克(Zon-dek)从孕妇尿中发现有大量所期望得到的激素存在(可能为孕激素); 1929年8月23日:在国际生理学大会期间,生物化学家爱德华·多伊西(Edward Doisy)首次展出了甾体激素孕激素结晶的两张照片(图1),多伊西得到的结晶重量为1.39mg; 图 1 多伊西发现的第一个甾体激素的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 爱德华·多伊西,因揭示维生素K的本质获得诺贝尔奖金。 性激素的发现 1929年年底:阿道夫·布特南德( Adolf F. J. Butenandt.)分离得到卵泡激素(图2),确证了性激素(雌酮)的存在; 1931年:布特南德从柏林和巴尔干半岛之间的警察兵营得到了足够量的原料尿,在从15,000升尿中分离出了l5mg命名为雄(甾)酮(图3)的雄性激素; 1934年3月:布特南德和他的助手韦斯特法尔(Westpha1)见到在曲颈瓶的瓶颈中出现了闪闪发亮的结晶-黄体激素(图4),后尝试从母猪卵巢提取黄体酮,并发现可用豆油合成激素。 1927年,芝加哥大学生理化学教授弗莱德·科赫从近两百公斤牛睾丸中提取出20毫克神秘物质,这些物质可使被阉割的动物神奇地重获雄性特征。1935年,这种物质被发现为最后一种重要的性激素——睾酮。 性激素的发现 阿道尔夫·F. J. 布特南德(Adolf F. J. Butenandt.),1939年获得诺贝尔奖金 图2 雌(甾)酮 图3 雄(甾)酮和睾酮 图4 黄体酮 雌激素的生理作用 刺激第二性征的发育 乳腺 卵巢 刺激乳腺发育: 促进乳腺导管和结缔组织增生 促进卵泡发育 促进排卵 子宫内膜反应: 协同孕激素促进子宫内膜成熟 子宫 雌激素的靶器官及调节机制 雌激素的靶器官 雌激素的调节机制 (GnRH) (促卵泡生成素) 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促受精卵着床 维持妊娠 乳腺 卵巢 子宫 在雌激素基础上进一步刺激乳腺发育,为分娩后泌乳准备 抑制排卵,避免妊娠期受孕 促进子宫内膜增殖以及分泌粘液,以利于受精卵着床 孕激素的靶器官 孕激素的调节机制 孕激素的靶器官及调节机制 (黄体生成素) 雌孕激素共同维持月经周期 雌激素与孕激素的合用 功能性子宫出血 促进子宫内膜增生,修复出血创面,使不规则出血停止 卵巢功能不全 闭经 人工月经周期 避孕 人工周期 A Group C Group B Group 人工月经周期 定义 在卵巢功能不足的情况下,人工地按卵巢生理活动的规律补充外源性雌激素和孕激素,从而促使卵巢功能恢复和自然行经的方法 注意 事项 1.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 对月经初潮不久的女性青少年,不宜采用; 3. 在实施“人工月经周期”的过程中,应对患者的月经变化和身体反应状态进行严密的观察; 4. 不宜经常采用,一般一年不应超过三次。 已烯雌酚 0.5-1毫克 撤退性出血 安宫黄体酮4毫克, 每日3次 月经第5天 服用20天,第16天加上黄体酮 服用5天, 停药后约5天出血 避孕药的避孕机制 1、抑制排卵 2、使宫颈粘液变稠,不利于精子穿透 3、使受精卵在输卵管内的运行速度变慢 4、使子宫内膜变薄,不利于受精卵着床 避孕药的产生 动物实验:1935年,遗传学家格雷戈里·平卡斯(Gregory Pincus)和同事通过注射孕酮成功地抑制了兔子的排卵; 小规模临床实验验证避孕却导致闭经;平卡斯给波多黎各年青妇女每天服用300mg的孕激素来防止受孕,成功避孕,但是病人表现出高度的神经衰弱,她们没有怀孕却出现闭经; 治愈“闭经变态心理”:平卡斯用孕酮治疗20天,停止用药一周,造成每月一次的撤退性出血,使人们接受了避孕药丸 ; 选择可口服的甾体化合物:去甲睾酮 (初始原料) 辛特克斯公司 -炔诺酮 ; 西尔公司 -异炔诺酮 避孕药的产生 第一个避孕药产生:1956年,西尔公司将第一个口服避孕药异炔诺酮投放市场,所用的商品名是Enovid,在食品药品管理局(FDA)里是作为一种“保孕药”登记的,并巧妙地加上了明显的说明“可能有避孕作用”。 公开申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