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用飞机垂直尾翼后缘舱布置的方法的研究
民用飞机垂直尾翼后缘舱布置的方法的研究
【摘 要】民用飞机垂直尾翼简称垂尾,用来保持飞机在飞行中左右(偏航)方向的稳定性和控制飞机在左右(偏航)方向的飞行姿态。垂尾后缘舱主要布置有方向舵作动器、结构肋板、液压管路、电气电缆。本文主要介绍了民用飞机垂尾后缘舱布置的原则和影响因素,为民用飞机垂尾后缘舱布置提供了设计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民用飞机;垂尾后缘舱;方向舵作动器;结构肋板;液压管路;电气电缆
0 引言
民用飞机垂直尾翼按区域分为前缘、盒段和后缘,垂尾后缘舱连接飞机方向舵,如图1所示。后缘舱是为满足方向舵的气动要求和悬挂方向舵的力而设计的刚性结构,主要由左右壁板、横向肋、接头座、口盖及密封件等组成,如图2所示。
根据后缘舱的功能,后缘舱内布置有飞控系统作动器,液压系统管路以及EWIS电缆,液压油及电信号共同驱动作动器带动方向舵偏转。为保证刚度要求,后缘舱内布置有一系列强弱不同的横向肋;液压管路及电缆依次穿过横向肋上减轻孔分布。
后缘舱空间较小但作用十分关键,在飞机设计初期,需从总体的角度出发,全面考虑,合理布置,以满足飞机最佳性能和飞机适航取证为最终目标。
1 民用飞机垂尾后缘舱布置原则
民用飞机垂直尾翼后缘舱是悬挂和驱动方向舵的重要区域,对其内各系统进行布置设计的目标与原则是:为方向舵作动器提供合适的布置空间及工作环境,保障其安全、有效工作。后缘舱内的液压管路及电气电缆布置必须确保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满足适航条例要求。
2 民用飞机垂尾后缘舱布置设计要求
民用飞机垂直尾翼后缘舱在总体布置设计时,应在符合适航条例要求的基础上,满足总体设计要求及其他相关系统设计要求。
2.1 适航要求
所有的结构及系统安装均要满足CCAR-25-R4相关条款要求[1]。具体如下:
1)CCAR 25.301 载荷;
2)CCAR 25.303 安全系数;
3)CCAR 25.393 平行于铰链线的载荷;
4)CCAR 25.581 闪电防护;
5)CCAR 25.611 可达性措施;
6)CCAR 25.685 操纵系统的细节设计;
7)CCAR 25.863 可燃液体的防火;
8)CCAR 25.869 系统防火;
9)CCAR 25.1301 功能和安装;
10)CCAR 25.1309 设备、系统及安装;
11)CCAR 25.1316 系统闪电防护;
l2)CCAR 25.1353 电气设备及安装;
13)CCAR 25.1431 电子设备;
14)CCAR 25.1435 液压系统。
2.2 总体布置要求
1)飞机内部设备、系统配置原则上服从于结构主受力件布置;
2)机体结构设计和装机设备及系统线路的配置与安装,首先应确保飞机主要运动部件的定位与安装以及相应的运动间隙控制;
3)根据经验,运动件与固定件之间的最小运动间隙可以0.5inch为下限要求。
2.3 液压管路布置要求
1)有支承处:在导管用卡箍固定在结构或其他刚性零件上的地方,卡箍两边导管与结构之间一般间隙要求为0.25inch,而在卡箍处附近导管与结构之间间隙要求可适当降低。
2)无支承处:为了防止在工作中由于变形或运动而与零件的凸出部分、螺栓、螺母、卡箍或结构锐棱处相接触,导管与上述物体之间必须留有足够的间隙,考虑安装及维修公差因素,在最不利的情况下建议保留0.25inch间隙,在卡箍间的设备与相邻结构之间建议保留0.5inch的间隙。当导管通过结构减轻孔处时,必须采取措施避免导管与结构接触,推荐在此处的导管上安装卡箍固定导管。
2.4 电气电缆布置要求
1)流体管路和设备需要电气连接时或者它们的实际间隙小于2inch处,布线必须被附近的主支撑可靠定位,一般需保持0.5inch的间隙。也可以利用布线卡箍和管路卡箍之间的固定维持间隙。当布线与管路隔离采用非金属硬管、金属管、电缆槽、其他适当的结构屏障时,相关的最小间隙要求不适用。为防液体污染,任何管路(含水/废水)的下方不得设置接线器件。
2)线束和可移动部件(例如,铰链和旋转连接件,具体像驾驶手柄、操纵轮、扭力杆、活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按照经验一般为0.5inch,个别位置不能符合该要求时,必须采取局部保护措施。
3)如果线束与结构锐边之间的间隙小于3/8inch,则应安装合适的镶圈或防磨边,线束与结构锐边之间可保持的最小间隙建议为1/16inch,并不得承受除自身重量以外的任何附加机械应力。有防护线束穿过壁厚而孔小的结构开孔时,可以采用镶圈或防磨边支撑,也可灌密封胶固定替代防磨边。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PEP)小学六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Unit 4 A Let’s talk精品课件.pptx VIP
- 2025中级保育师资格考试题库资料及答案(浓缩400题).pdf VIP
- 革命圣地西柏坡七言诗句.docx VIP
- (必会)中级保育师资格近年考试真题题库汇总(300题).docx VIP
- FSSC22000 V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手册 .pdf VIP
- 建筑工程图集 16J914-1:公用建筑卫生间.pdf VIP
- 外研版(2021)中职英语基础模块1 Unit 5 We Have Only One Earth For Better Performance 教案.docx VIP
- 07J912-1变配电所图集.pdf VIP
- 耳鼻咽喉科专科护士授权理论考试试题.docx VIP
- 工程项目保修期的工作安排措施.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