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城县茶叶常见病虫害识别及综合防治的方法
水城县茶叶常见病虫害识别及综合防治的方法
水城县植保植检站 杨恩兰
摘 要:介绍了水城县茶叶常见病虫害,重点从症状、传播途径、发病规律、综合防治等方面进行综合阐述,为茶叶的种植与管理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猕猴桃;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
2017年水城县茶叶累计种植面积10.65万亩,投产茶园7.26万亩,产量0.07万吨,产值2.71亿元。据调查统计,水城县猕猴桃常见的病害有炭疽病、茶饼病、茶煤病等,常见的虫害有假眼小绿叶蝉、茶蚜、茶尺蠖等。为了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加强病虫害防治很有必要。本文从多方面提出了茶叶病虫害防治的策略,旨在为茶叶病虫害防治提供一定的经验。
一、炭疽病
1.症状识别
主要为害当年生成叶。从叶片的边缘或叶尖开始发病,初为水渍状浅绿色病斑,后水渍状逐渐扩大,病斑变为黄褐色。后期由褐色变为灰青色,病健组织分界明显,病斑正面散生许多细小的黑色粒点,即分生孢子盘。早春在老叶上可见到黄褐色的病斑,其上有黑色小粒点这是越冬的后期病斑。
2.传播途径和发生规律
病原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叶组织中越冬,第二年春季温度在20~25℃左右,病菌产生分生孢子,孢子成熟挤破表皮向外弹射,而后借风、雨传播到健康叶片上,在有水膜的条件下萌发,侵入叶片组织中。发病盛期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发生。
3.发生因素
(1)寄主抗性: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
(2)环境: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阴雨连绵的秋雨季节发病重常造成该病流行。低洼地比山坡发病多,品种间也有差异,叶质薄、持嫩强的发病多。
(3)栽培:①生产上偏施、过施氮肥,缺少钾肥的茶园,易发病。②雾多、露水重的高山茶园易发病。
4.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①选用抗病品种。②增施有机肥料,或氮钾混合肥以提高抗病力,减轻发病。
(2)药剂防治:深秋或初春喷1次50%多菌灵WP800~1000倍液,以减少越冬菌源。
二、茶饼病
1.症状识别
为害嫩叶和新梢,花蕾及果实上也可发生。(1)叶片:病斑多发生在叶尖和叶缘,先为淡黄色水渍状小点,后渐扩大为圆形。病斑背面突起,呈馒头状,上生灰白色或粉红色粉末,最后粉末消失,突起部萎缩成淡褐色枯斑,边缘有一圈灰白色,形似饼状。(2)花蕾、嫩茎、幼果:病部均表现轻微肿胀,重的则呈肿瘤,后期病部都渐变为暗褐色溃疡斑。嫩茎上常弯曲肿大,受害部易折断或造成上部芽梢枯死。
2.传播途径和发生规律
以菌丝体在病叶活体上越冬或越夏。春季当平均温度15~20℃,形成担孢子。担孢子在夜间释放,随风飞散,落到新梢嫩叶上,遇有水滴时开始萌发,侵入组织,后产生新病斑。7~11月份发病。
3.发生因素
(1)品种间有抗病性差异。
(2)高山、山谷、阴坡茶园,由于多雾露,日照少,湿度大,气温低,因此发生严重。
(3)管理粗放,杂草多,施肥不当,遮荫,发生也多。
4.防治措施
(1)检疫:非病区引进苗木时要认真检查,发现病苗马上处理,防止该病传播、扩展。
(2)农业防治:勤除杂草,适当增施磷、钾肥,以增强树势,减轻发病。在采摘期和冬春休眠期,彻底清除发病芽叶,减少初侵染来源。
(3)药剂防治:①冬春季可喷0.2%~0.5%硫酸铜溶液杀灭越冬菌源。②若连续降雨,应马上喷药防治。药剂选用20%三唑酮EC1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三、茶煤病
1.症状识别
茶树发病后,枝和叶上满布一层烟煤状黑霉,发病重的茶园成片黑色,故名茶煤病。主要发生在茶树中、下部的成叶、老叶上,嫩芽、嫩梢也可发生。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黑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小斑,后逐渐扩大,严重时黑色煤粉状物覆盖全叶。
2.传播途径和发生规律
病原以菌丝体、子囊壳或分生孢子器在病部越冬。翌年温度适宜,孢子飞散,落在黑刺粉虱、蚧?、蚜虫等分泌物上,摄取养料,进行生长繁殖,并借昆虫活动进行传播。
3.发生因素
管理粗放,荫蔽潮湿,虫害严重的茶园,有利于该病的发生。
4.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适时修剪,合理施肥,勤除杂草,增加通风透光,增强树势。及时防治粉虱、蚧类和蚜虫的为害。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洒0.6%~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秋冬季茶叶停采期间可喷洒0.5波美度石硫合剂。
四、假眼小绿叶蝉
1.形态特征
(1)成虫:淡绿色,前翅透明,微带黄绿,周缘具淡绿色细边。后翅透明,具珍珠折光。(2)卵:新月形,初为乳白色,渐转淡绿。(3)若虫:共5龄,初为乳白色,随虫龄增长,渐变淡黄转绿,3龄时翅芽开始显露,5龄时翅芽伸达第5腹节。
2.为害症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CQC1324-2018 数据中心场地基础设施认证技术规范(去水印OCR.pdf VIP
- 产品导入评估报告模板.doc VIP
- 北师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综合测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胸腔镜下交感神经切断术的护理配合.pptx VIP
- 建设项目工程施工劳动力计划安排及保证措施、方案.docx VIP
- 九上数学二次函数提高题常考题型抛物线压轴题(含解析).doc VIP
-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术》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VIP
- 2025年国家电网公司科学技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VIP
- 民政事业十五五发展规划.docx VIP
- 猪肉供货配送方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