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威海卫-立山区通山小学
* 七子之歌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同学们刚刚听到的这首歌儿,曾牵动了亿万炎黄子孙的心,也曾打动了若干不同肤色的正直善良的人。今天,我们将要一起学习的主题就是:诵读欣赏《七子之歌》。 走进作者 闻一多: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学者和诗人。湖北浠水人。他自幼便树立了坚定的爱国主义思想,写过多部爱国诗篇,如《发现》、《一句话》、《七子之歌》等。1922年留学美国,归国后曾在青岛大学、清华大学任教。1943年投身于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的斗争。1946年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背景介绍: 1925年3月,著名诗人闻一多有感于时事,将被帝国主义掠走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旅顺及大连),喻为七个与母亲离散的孤儿,并写出了七块土地对祖国的眷念,澳门便是“七子”之首。 初读课文 思考:在这七个孩子唱的歌里,表现了一种怎样的母子关系? 汉字正音 qiǎng bǎo lǔ mèi què níng 襁 褓 掳去 梦 寐 凤 阙 狞 恶 dàn zhī gāo háo táo yīn yūn啖 着 脂 膏 号 啕 氤 氲 蹒跚学步的时候有妈妈带着 娱乐玩耍的时候有妈妈陪着 幼小的燕鸥身上爬来了一群蚂蚁,觅食回来的母燕鸥正竭力为它驱赶 在风沙灾害严重的荒漠,小骆驼奄奄一息,重伤在身的母骆驼不忍离去。 《七子之歌》,这七个孩子唱的歌里,表现了怎样的母子关系?他们要传达怎样的情感?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97页,齐读诗前小序,并从中体味诗人的创作意图。 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斗云尔。 对,诗人既要抒写七地,即七个孩子“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的孤苦和殷殷企盼回归祖国母亲怀抱的情怀,又要激励祖国人民为强国、为统一而奋斗!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读前两则诗篇,想一想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深入研读 1、每一首诗都是用第一人称的拟人化手法写成的。 2、每一首诗的结束句都是“母亲!我要回来,母亲!”他们都是流落在外的游子,都渴望回到母亲的怀抱。“我要回来”是他们共同的心声。 香港 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我身分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背景链接 历史不会忘记1842年那个屈辱的8月,清政府官员卑躬屈膝,登上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康华丽”号,在荷枪实弹的英国士兵环视下签署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中国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列强瓜分中国的序幕从此拉开。 1860年,中英签署《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半岛南端;1898年,清政府被迫签署《展拓香港界址专条》,“香港的姐妹”九龙半岛其余部分划为“新界”,租给英国99年。 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何为“Macau”(妈港)? “Macau”是闽南方言“妈阁庙”的葡萄牙语译音。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在澳门的妈阁庙前侵入我国领土。侵略者误将妈阁庙的闽南方言当作当地地名。 背景链接 1887年,中葡签署《友好通商条约》,在明代中叶以“晾晒货物”为名获准在澳门居留的葡萄牙人从此强据了“莲花宝地”澳门。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体会每首诗的内涵 《澳门》:着重写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香港》:着重写受到的凌辱,表明回归的愿望。 《台湾》:着重写英雄的传统。 《威海卫》:着重写悲壮的历史和险要的地势。 《广州湾》:突出地理位置的重要。 《九龙》:突出悲苦,期盼回归。 《旅顺、大连》:突出列强的暴虐。 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是绘有五星、莲花、大桥、海水图案的绿色旗帜。其中五星是代表统一的中国;三朵含苞待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