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审能力探析 .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受审能力探析 .doc

受审能力探析 】受审能力是被告人接受法庭审判的能力。我 国对受审能力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立法上还有许多空 白之 处。本文从评定标准、提起、确认与法律后果等方面 对受审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受审能力;评定标准;确认;法律后果 】d919. 3 】a 】1007—9297 (20xx) 03—0237—04 analysisOfcompetencetostandai. n insong. la w school, z he jiangpo lie eoccup atio neb, h angzh ouci ty,zhe jia ng pro v ince,chin a, 31o017 [abstract 】competen ce tostand tri alisth eacc useds abili tyto accept tri albycou rt . analysi s ofcompete ncetostand trialin o urcountr yi sstilli nas tageof begi nning, andt here islots ofb lankspa ce inlegisl a ture. this articleana lysescompe tence t os tandtri alf romsuc hasp ectsa. seval uati oncrit eri a,lawco ns equences a ndsoon. [keywords] competenc e tostandt ri al; eval uat ioncri teri on; ratify; lawc onsequ enc e 受审能力的概念最先出现于英国普通法,它专属 于在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的刑事被告人。受审能力不 同于诉讼行为能力,也不同于刑事责任能力,三者之 间有着明显的差别。受审能力是指刑事被告人参加庭 审、接受审判的能力,具体是指刑事被告人能否理解 自己在诉讼中所处的地位,自己诉讼行为的法律后 果,能否行使诉讼权利以及接受刑事审理和裁判的能 力。“审判那些不知道法庭辩护本质的被告人是不公 正的。”①因此,探析受审能力对于保障刑事被告人的 辩护权.捍卫刑事司法公正乃至实现刑事诉讼的目的 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我国现行的法律对受审能力 的提起、确认、鉴定、法律后果等方面的问题都缺乏 详 细、科学的规定,有的甚至根本就没有规定,致使受 审 能力成为刑事司法实践中的一个盲点②这种立法上 的滞后甚至空白与刑事司法公正的价值取向是相违 背的,在此,笔者拟对刑事被告人的受审能力作一探 析,以抛砖引玉。 、英美法系关于受审能力的规定 [ ]宁松(1 972 —),男,法学硕士,浙江警官 职业学院应用法律系讲师,主要研究刑事诉讼法学。 张钦延等.精神病患者的受审能力.中华精神科榮 志,20xx第1期,第57页. 我国仅在198 9年7月1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 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卫生部联合颁布的《精神 疾病司法鉴定暂行规 定〉和1998年9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 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等很少的法律文 件中涉及刑事 受审能力。而且其内容非常空泛。 ? 238 ? 英国的预审法官在预审阶段必须对被告人的行 为能力加以考察.并要依法判定其是否具备答辩的能 力。被告人如果患有法律所规定的精神病,就应当将 其视为不具备答辩能力,此时预审法官就应当以女王 的名义将其送往精神病医院进行治疗。被告人是否具 备受审的能力可以由被告方、起诉方或者法官提出, 然后再由陪审团根据医疗方面的证据做出裁决,确定 其是否能够理解审判活动.是否能对他所希望回避的 陪审员提出回避申请以及是否具备辩护能力。如果是 由被告人自己提出不适于受审.则他必须向陪审团提 出可能的理由以举证证明自己不适于受审,陪审团应 该在对证据进行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对刑事被告人的 受审能力问题依法做出裁定。如果被告人不适于受审 的问题由起诉方或者法官提出的,那么就必须由起诉 方、法官拿出足以证明自己主张的合法证据.最后由 陪审团来裁定。对于是否适于受审问题的裁决,可以 上诉。依照英国(1964年刑事程序法》第4条的规定, 在被告人是否适合受审的问题提出之后.必须在审判 开始之前解决该问题.但是法律还有例外规定.即为 了防止被告人在有权获得对所控罪行宣告无罪开释 的情况下因被判定不适于受审而被剥夺参与审判的 权利。第4条第2款规定.审判法官为了便于审判和 有利于被告人.可以推迟解决被告人是否适于受审的 问题.直到被告人开始陈述时为止。在推迟解决时, 果控诉证据不足以定罪.那么法官就会指导陪审团开 释被告人,而不再解决被告人是否适于受审的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