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专学生厌学生的现状及其教学的策略.docVIP

浅谈中专学生厌学生的现状及其教学的策略.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中专学生厌学生的现状及其教学的策略

浅谈中专学生厌学生的现状及其教学的策略   [摘要]中专学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厌学现象已相当普遍,对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和研究,逐步总结出适合我校学生厌学现状的教学策略。即深入学生实际,找准厌学的原因。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调查摸底,发现学生厌学的原因主要有:基础差,缺乏学习兴趣;存在思想症结,求知欲望不强;不良行为干扰,学习秩序混乱;惰性严重,贪图安逸享乐;针对上述状况,我们把工作重心放在优化教学方法上。即注重基础差异,精心设计教法;注重思想疏导,指明努力方向;激发学习兴趣,诱导参与意识;优化学习环境,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通过上述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厌学状态 教学策略      近几年,随着高中的扩招,中等专业学校的生源质量日趋下降,这些学生不但基础差,而且对学习不感兴趣,厌学现象已相当普遍,这就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也向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培养教育这些厌学的学生,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已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应采取何种策略,才能实现培养目标呢?为此,我们进行了一些不益的探索。      一、深入学生实际,找准厌学的原因      俗话说:“知人才能善教,善教须先知人”,了解、掌握学生“厌学”的心理状态及形成原因是实施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于是,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调查摸底,弄清学生厌学的原因。   1、基础差,缺乏学习兴趣   新生入学后,我们首先采取考查、课堂提问及调查问卷等方式,测评学生文化课基础,发现有很大部分学生对初中甚至小学的知识一知半解,他们对学的课程听不懂,于是就不听,以后想听也听不懂了,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失去学习兴趣,最终导致厌学以至于弃学。   2、存在思想症结,求知欲望不强   在课间或课后,我们主动接触学生,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声音,从中发现了部分学生存在思想症结,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种情况:一是学生不是自愿进校的迫于家长意见,无奈才选择了一所中专学校;二是家长管不了,少数学生被当作包袱甩到学校的;三是中专文凭无地位,就业无市场,前途无希望;四是爱腐败现象影响,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再好不如有权、有钱。学生思想上的这些症结,必然导致其主要精力不能用到学习上。   3、不良行为干扰,学习秩序混乱   个别学生在小学、初中形成不良习惯,如:上课说话,顶撞老师,文明程度差,道德水准低。这些行为扰乱了学习环境,破坏了正常的学习秩序。   4、惰性严重,贪图安逸享乐   有些学生,无理想,无志向,惰性严重,整天无所事事,虚度光阴,追求吃喝玩乐,贪图安逸。   对此我们既不能怨天尤人,更不能对学生束手无策,而应该首先解决教师自身的思想困惑和为难情绪,并确立崇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良心观,探索“针对性教育教学”的新思路,明确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从他们的思想倾向、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等方面出发,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制定教学策略。      二、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工作所追求的效益,并不是指有无完成教学内容或完成的认真与否,而是指学生学到了什么以及学的质量如何,要使每名学生在每节课都能听行懂、学得好、学有所得、学的快乐、学有效益。因此,教师就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正确处理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尤其要因对象而异,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三、注重基础差异,精心设计教法      教师要根据对学生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等方面了解掌握的情况,在备课时,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科学组织课堂教学,改善师生双边关系,优化双边及多边活动,强化学生参与意识,关注学生听课时的信息反馈,随时调整讲课的速度和频率,力争使学生能够听得懂,学得会。同时,还要强化全员参与训练,设计练习题时,可分设几个档次,使文化基础差的学生不题可做,做了能对,从而产生成就感,增强自信心,逐渐缩短与优生的差距,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1、注重思想疏导,指明努力方向   改变学生的厌学现象,还要从思想入手、分析、研究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教师要利用各种方式主动与学生交流,解决他们思想上的困惑,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清未来面对的社会,既有机遇更有挑战。同时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如何学会学习,要与学生一起探索总结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并且告诫他们要珍惜学习时间,立足现在,从点滴学起,丰富完善自我,鼓励和引领学生朝着品学兼优的目标努力。   2、激发学习兴趣,诱导参与意识   爱因思坦说:“兴趣是最好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