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石涛山水画的的特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石涛山水画的的特点

浅谈石涛山水画的的特点   摘要:石涛是明清时期最富有创造性的杰出画家,在绘画艺术上形成了独特理论,无论他的艺术作品创作还是美学思想都是自成一家,不仅在当时已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即使在当今仍是一份值得重视的艺术遗产。   关键词:石涛;中国画;笔法;艺术特点   石涛(1642―1708年),清初画家,原姓朱,名若极,广西桂林人,祖籍安徽凤阳,小字阿长,别号很多,如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法号有元济、原济。   在清朝初期的画坛,石涛与弘仁、髡残、朱耷号称“清初四僧”。在中国绘画史上石涛是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在绘画实践的探索与革新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同时他又是一位伟大的艺术理论家。   “搜尽奇峰打草稿” 是石涛创作的追求,为此他饱览名山大川,以至形成了他那苍郁恣肆的独特画风。他擅长于墨法,枯、湿、浓、淡兼施,在创作中他特喜用湿笔来体现山川的氤氲气象和深厚之态。忽而重墨,墨气淋漓,突显示其空间感;忽而淡墨,清?h灵透,以显远山之灵动。石涛在绘画技巧上用笔之灵活,非常人之能及。细笔用来勾勒,不用皴擦;粗线用来勾斫,偶用皴点。其偶尔运笔酣畅流利,却又时现方拙之笔,时方时圆,时秀时拙。   石涛在山水画方面,早期深得梅清的影响,其画中之山水秀、奇,以方折笔见多,皴笔曲折,景色苍茫混浑,后人称之为“细笔石涛”。如今,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仍藏有他在39岁时所作的《山水册》,就是他早年的代表作。在此后的十几年里他先后游历了庐山、黄山、华岳、长江、天台山、洞庭湖、西湖等名山大川,在游览的过程中他十分注意观察山石树木之现实结构,所有这些都在他的画中体现出来,画中的山石结构和山川的折落都非常生动真实,这也是其他画家所不具备的。   此外,石涛在笔法方面又广纳诸家之法,元代“四大家”倪瓒、黄公望、吴镇、王蒙,以及明代的沈周、陈洪绶等人的长处均为其所用,以在后期慢慢形成自己豪放、潇洒、宏博、狂逸奇异的艺术特色,并因此而称雄当时的画坛。   石涛的山水画风格样式多样,水墨变幻,清刚纵放,情调新奇。郑板桥就说过:石涛的画法,千变万化,离奇苍古而又能细秀妥帖,比之八大山人有过之无不及。石涛的用笔可谓变化多端,粗笔、细笔、苍毛之笔、跳跃之笔、破笔、率笔、泼辣之笔、扭绞之笔,无不各显神采。总体而言,他最大的特点是奔放淋漓,气势不凡。他的画工致一格,笔墨劲利繁复,皴法多变,结构严谨,设色明丽可人,法度决不乖张。《淮阳洁秋》是石涛奔放一格的佳作,《游华阳山》是工谨一格的代表作品。   石涛的画法虽多变,但也有其共同的基本特点:   一、 用笔灵活   石涛笔法粗细刚柔,飞、涩、快、慢、旋并用,一般来说用粗笔勾山石,细笔描绘芦草、松竹。中锋则线条流畅、凝重,而侧锋线条则干枯、松柔,一波三折,有方有圆,有秀有拙,相生相克。其皴法主要承源于董源、黄公望,用笔柔和,亦作披麻、解索皴,时细时密,时简时练,时湿时润,时干时枯,变幻莫测,时而亦用方硬的折带皴或淋漓的拖泥带水的皴来体现。   二、 善于用墨   淡浓相融、虽干而以湿显,常以湿笔,通过水墨的渗透、笔墨的和融,来体现山川的氤氲景象与其厚重的态势。空白处惜墨如金,笔简而墨淡,景物中泼墨似水,色浓重而滋润,其画是景色之轻淡、朦胧、苍茫、悠远而变幻无穷。   三、 构图新奇   在石涛之前,画法均遵四王三重四叠之法,而其则改而破之,往往凌空而来,以奇而制胜,尤其擅长截取之法,用非常规之手法来体现其深邃悠远的境界。   四、 讲求气势   石涛的用笔看似随意,其泼墨挥洒中虽显些许小处的瑕疵,但其全局的豪放郁勃却突显景色的宏博而奇异的境界,瑕不掩瑜。   五、 技法丰富多变   石涛在用点上,不拘泥于前人画法,画烟云时或渍或勾或染,画树画水极具不同的艺术特色。他的现存的山水画较多,代表作有《搜尽奇峰打草稿图》《清湘书画稿》《泼墨山水》《云山图》《采石图》等。   其花鸟、兰竹画作中一般采用水墨写意法,运笔爽利峻拔,墨法淋漓干练。存世名作有《梅竹图》《墨荷图》《竹菊石图》等。他还精通画理,著有《苦瓜和尚画语录》,是清代重要的画论著述。   他的艺术对后世的影响极大。   石涛画作中的山石,中锋线条流畅而凝重,轮廓和脉络则用干毛而松柔的侧锋线条勾勒,再以不同的笔法皴就。解索、折带、披麻、荷叶则以拖泥带水皴进行皴染,使山峦的凹凸和体积感尽显。而其画远山时则不用淡墨染,而用泼浓墨来渲染,以突显前山的明亮与空透,这也是石涛画的特色。   他画树木,在画中多为平头树,故宫所藏《石涛山水册》中有他自题的“惯写平头树,时时易草堂,临流独兀坐,知意在清湘”为证。   从他众多的传世之作中也可以看出,树木的特点,在结顶处亦多为“平头”。石涛画中的松树,形得于黄山,而画法大致分为两种:一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