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推拿现状及研究进展讲义教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脏腑推拿现状及研究进展讲义教材.ppt

4、按揉腰背 双手握拳,以食指的掌指关节点揉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每穴各半分钟。 治疗措施 - 预防保健操 5、推擦腰骶 双掌由脾俞自上而下推至八髎穴10遍。 治疗措施 - 预防保健操 6、通调脾肾 揉脾经血海、地机、三阴交,揉肾经太溪穴,双手拇指沿胫骨内侧缘由阴陵泉推至太溪5遍。 治疗措施 - 预防保健操 7、拳扣胃经 双手握空拳自上而下叩击小腿外侧胃经循行部位五遍,以酸胀为度。 治疗措施 - 预防保健操 8、推擦涌泉 用手掌擦涌泉穴,以透热为度。 治疗措施 - 预防保健操 例二 胃 轻 瘫 1、治则: 遵循“虚则补之,实则泄之”的原则。 2、手法: 一指禅推法、点法、拿法、揉法、振法、擦法。 3、取穴与部位: 后背部、腹部、下肢部;肝俞、脾俞、胆俞、肾俞、命门、腰阳关、神阙、气海、关元、中极、足三里等。 治疗措施 - 手法治疗 4、操作: ①患者俯卧位,术者由八髎至大椎行捏脊法4~7遍;再用按揉法施于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在肺俞、肝俞、脾俞、胆俞、胃俞、肾俞、三焦俞稍作停留,以痠胀得气为度,约3分钟。 治疗措施 - 手法治疗 4、操作: ②横擦肾俞、命门,用小鱼际横擦八髎,各10~20次或以透热为度。 ③患者仰卧,医者站于右侧,通任脉十遍,分胸腹阴阳五遍,揉腹顺、逆时针各五遍,后用掌振法以神阙穴为中心,在小腹部操作十五分钟左右。 治疗措施 - 手法治疗 4、操作: ④术者在任脉上施以一指禅推法,以膻中、上脘、中脘、气海、关元为重点,反复操作3~5遍,并横擦左侧脾胃区10~20次。 ⑤拿双下肢前侧至踝关节2~3遍;点按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以痠胀为度;轻摇踝关节、抖下肢。 治疗措施 - 手法治疗 5.随证加减 胃中积热:加点按大横、腹结、曲池、上巨虚,梁丘、公孙每穴约半分钟。 痰湿阻滞:重点点按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丰隆、内关等穴,每穴约半分钟。 治疗措施 - 手法治疗 5.随证加减 肝脾郁结:重点点按肝俞、胆俞、章门、期门、太冲,每穴约半分钟; 脾胃气虚:重点点按脾俞、胃俞、气海、关元、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阴陵泉,每穴约半分钟。 治疗措施 - 手法治疗 1、一般治疗胃轻瘫患者应给予低脂肪、低纤维饮食,少食多餐,流质为主。 2、原发疾病的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应尽可能控制高血糖 。 3、促动力性药物应用促动力药物是目前大多数胃轻瘫患者最有效的治疗途径。 治疗措施 - 手法治疗 4、手术治疗对于少数难治性胃轻瘫患者可采用手术治疗。 5、胃起搏(gastric pacing)能使紊乱的胃电慢波节律恢复正常 。 治疗措施 - 手法治疗 脏腑推拿 现状及研究进展 推拿专业整体升温 与脏腑推拿占比萎缩 ?患者热情 ?从业人员 ?科室数量 脏腑推拿临床报道增加 与理论创新缺乏 临床报道层次低、模式化。 理论主要取法针灸,以经、穴为纲。 壹 贰 指导理论与推拿操作特点 关联性欠缺 指导理论的片面性 指导理论与临床推拿操作内在因果关系不明。 壹 贰 研究进展 旧:腹诊推拿、脏腑图点穴等等 新:振腹疗法 振腹疗法 ?基本手法:振法 ?主要操作部位:腹部 ?功用:内外妇儿各科病症。 源流 创立:臧福科教授 理论根基: 回归中医基本生命观 ?生命层次(形、气、神) ?结合推拿操作特点—通 ?以气为切入点 ?以气调神,守神御形 中心理论 核心思想—气一元论 重元气、重胃气、重气化 脾胃学说—主轴 紧抓三大环节—元气的生成、充养、输布 推拿操作特点 推拿基本原则—培元气、调运化、畅气机为 以神阙穴为中心的腹部推拿 配合调理任督二脉、脏腑的俞穴和募穴,四肢的相关穴位 治疗范围 广泛用于治疗内科疾病、妇科疾病、男科疾病。 近年来开始应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的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伤科疾病 振法 – 分类 着力部位:为掌振法和指振法 操作振源:肩振法、肘振法和腕振法 用力方式:传统振法和松振法。 振法 – 特性 振法之振者,“震”也,震阴而达阳。 采用前臂不自主痉挛而产生的松振法,振动脐下之动气,助运化而聚原气,促气机而达周身。 振法的频率在每分钟400-600次之间,属低频震动,而人类恰恰对低频震动敏感。 振法 – 操作 术者取坐位 肘关节自然屈曲 前臂肌肉的不自主痉挛带动腕关节小幅度、高频率的屈伸运动 操作要领 术者手掌置于患者腹部: 1、以劳宫穴对着患者神阙穴 2、掌根对患者关元穴 3、中指对患者任脉 4、食指和无名指对患者肾经 5、拇指和小指置于胃经 6、沉肩、垂肘、松腕,作连续快速的颤动,400-600次/分。 基本操作程序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