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3课宋明理学学案新人教版
PAGE
PAGE 1
第3课 宋明理学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1.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2.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1.知道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内容及影响。(重点)
2.比较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的异同点。(难点)
一、三教合一
1.魏晋南北朝时期
佛教盛行,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同时,儒学也深深影响着佛教、道教。
2.隋朝
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
3.唐朝
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儒学的正统地位开始受到挑战,唐朝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思维点拨]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地位只是受到佛教、道教的冲击,其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但并未失去。“三教合一”的主张并不是要求“三教”合为“一教”,而是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1.下图《一团和气图》粗看似一笑面弥勒佛盘腿而坐,细看却是三人合一:左为一道冠老者,右为一方巾儒士,二人各执经卷一端,团膝相接,相对微笑;弥勒佛手搭两人肩上,借用道者与儒士的五官,合成一张正面像。
它体现了我国古代思想发展的什么趋势?这一趋势反映了儒学以及中国古代文化的什么特点?
提示 ①趋势:三教合一。②特点:儒学的包容性和中国古代文化的多元化。
二、程朱理学
1.形成
北宋时,儒学家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2.代表人物及主张
朝代
代表
哲学观
认识论
北宋
程颢、程颐(二程)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提出“格物致知”
南宋
朱熹(集大成者)
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3.影响
(1)程朱理学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2)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朝鲜和日本形成“朱子学”学派。
[误区警示]
1.“格物致知”和我们通常所说的“实践出真知”意思不同。“格物致知”认为“理”是先天存在的,接触世间万事万物是为了加深对“理”的体验和理解;“实践出真知”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得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即“真知”并不是先天存在的,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2.理学对后世的最大影响并非是“理”“气”等深奥的哲理,而是儒学的普及化、通俗化。汉代儒学强化了君为臣纲,宋代的理学不仅强化了君为臣纲,而且使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深入人心,将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推广到全社会每一个家庭中。
2.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主张有哪些?
提示 主要思想:①世界观与伦理观:“理”是世界的本原(理气论);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②人性论:“存天理,灭人欲”。③方法论:知识、道德与天理联系;通过“格物致知”把握“理”。
三、陆王心学
1.主张
南宋陆九渊
明朝王阳明
哲学观
“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即“理”
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认识论
认为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2.影响
(1)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
(2)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误区警示]
心学也属于理学。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争论是理学内部的分歧。两者最大的差异在于求“理”的方法不同。
3.“陆王心学”中的“陆王”是指谁?他们的主要思想有哪些?
提示 ①“陆王”分别指陆九渊、王阳明。②思想:陆九渊提出“心即理”,进行内心的反省;王阳明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主张“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主题一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比较
1.对“理”的认识
史料 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王阳明认为其结果是心必将丧失其方向与动力。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问题思考] 在对“理”的认识上,程朱与王阳明有何不同?有本质的区别吗?
答案 不同:程朱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客观存在的,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理在心中,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有无本质区别:没有本质区别,二者都承认“理”的存在,都为封建统治服务。
2.求“理”的方法
史料 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①王阳明认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②,为圣教第一要义”。
[教你读史]
①反映了朱熹格物致知的主张,意思是说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②“良知”是指在于人心中的天理,是人所固有的善性。
[问题思考] 据史料说明朱熹和王阳明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别。
答案 朱熹主张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课件人民版.ppt
-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课件一人民版.ppt
-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三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课件一人民版.ppt
-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三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课件人民版.ppt
-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二中国的古代艺术课件一人民版.ppt
-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学习总结课件人民版.ppt
-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二中国的古代艺术课件人民版.ppt
-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1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学案人民版.doc
-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3课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学案人民版.doc
-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2课中国的古代艺术课件人民版.ppt
-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3课宋明理学课件一新人教版.ppt
-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3课宋明理学课件二新人教版.ppt
-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3课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学案北师大版.doc
-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3课宋明理学课件新人教版.ppt
-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3课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课件北师大版.ppt
-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二新人教版.ppt
-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单元整合课件岳麓版必修2.ppt
-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单元检测卷岳麓版.doc
-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一新人教版.ppt
-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新人教版.ppt
最近下载
- 2022-2023学年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乐考 非纸笔测试题(四) 部编版(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秋期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核心素养教案(教学反思有内容+二次备课版).pdf
- 23DX001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常用图形和文字符号- 2.1.5 下.pdf VIP
- 2022-2023学年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乐考 非纸笔测试题(一) 部编版.docx VIP
-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doc VIP
- 22K505医院洁净用房通风空调设计与安装.docx VIP
- 嵌入式软件工程师招聘条件.pdf VIP
- 高级英语(第四版)1_教学课件Lesson 11 Speech on Hitler’s Invasion of the U.S.S.R..ppt VIP
- 《大学生就业指导》PPT课件ppt.pptx VIP
- 2022-2023学年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乐考+非纸笔测试题(二)+部编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