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自体心理学.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的自体心理学

自体心理学 武汉中德心理医院 曾奇峰 英语中自恋(Narcissism)这个词,直译成汉语是水仙花。这来自一个美丽的古西腊神话:美少年纳西斯在水中看到了自己的倒影,便爱上了自己,每天茶饭不思,憔悴而死,变成了一朵花,后人称之为水仙花。心理学家借用这个词,用以描绘一个人爱上自己的现象。 有人给这个古希腊故事加了一个有现代意味的续集:纳西斯死了之后,有风从湖面吹过,风听到了湖水的哭声。风就问湖水,你是不是为纳西斯的死伤心得哭啊?湖水回答说,纳西斯死我一点都不伤心,我伤心的是,我再也不能在他瞳仁里看到我美丽的倒影了。 人人都自恋。 按照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需要将神经症转化成移情性神经症,然后治疗移情性神经症。 所以,没有移情能力的人是不可以被治疗的。 自恋的人,恰好是不具有移情能力的人。 Heinz Kohut 1913年出生于维也纳 1939年经英国去美国 1981年在美国芝加哥去世 自体心理学被认为是精神分析的四大学派之一(其它三个是内驱力、客体关系和自我心理学)。 历史学家评论说,在新的时代精神背景下,如果没有科胡特对精神分析的贡献,精神分析就将被其他学派淹没(比如人本主义或认知治疗)。 My investigation contains hundreds of pages dealing with the psychology of the self - yet it never assigns an inflexible meaning to the term self. But I admit this fact without contrition or shame. The self is, like all reality, not knowable in its essence. We can describe the various cohesive forms in which the self appears, can demonstrate the several constituents that make up the self. . .and explain their genesis and functions. We can do all that, but we still will not know the essence of the self as differentiated from its manifestations. 自体心理学 科胡特:自恋的人不是没有客体,他们的客体是自体-客体。 自体客体:是被自体经验为其自身的一部分,并为自体发挥某些重要心理功能的客体 。 在Kohut的分类学里,自恋的精神病理学包括: 1、自恋型人格疾患(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以忧郁、对微不足道的事过度敏感、疑病的抱怨和缺乏生活的风趣为特征。 2、自恋型行为疾患(narcissistic behavior disorder) :以性错乱、反社会和成瘾的行为为特征。 3、融合饥渴人格(merger—hunger personality) :以倾向于与他人有共生,满足融合的关系,并会有压倒性地要求他人保持让自己随手可及的距离等等为特征。 4、 逃避接触型人格(contact—shunning personality): 当受到关系亲密者威胁时,以逃避和自我隔离来避免自体的崩解和失落的感受为特征。 区分了健康的自恋和病理性的自恋 健康的自恋:具有强大的、有生命力的自我,能够扩展他的能力和满足他的需要 病理性自恋:虚弱的自我,通过假装的自大来变得稳定。如果不能维持稳定,就会导致抑郁。 一个功能良好的心理结构,最重要的来源是父母的人格,特别是他们以没有敌意的坚决和不含诱惑的深情去回应孩子驱力需求的能力。 自恋是一种藉著胜任的经验而产生的真正的自我价值感,是一种认为自己值得珍惜、保护的真实感觉。也就是说一般个体的自恋是健康的,而且社会也是允许适度自恋的。只有个体过度自恋,并超出了社会对于自恋允可的范围那才是不健康的。 他扩大了精神分析治疗的疾病谱,并且明确界定了弗洛伊德内驱力和自我心理学的方向。 过去若干年中,在Kohut的工作和对新生儿的研究基础之上,发展出了精神分析的主体间学派。 在其晚年,开始拒绝弗洛伊德的超我、自我和本我的人格结构理论。 跟传统精神分析注重驱力、内心冲突和幻想相比较,自体心理学十分强调关系的变迁。 自恋的发展,与性的发展,是两条永不交叉的平行线。 简短的一句话,具有划时代意义。 Personalit

文档评论(0)

renwofei8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