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老年人防跌倒安全防范措施课件.ppt
* 四、跌倒伤害严重度分级 严重度1级 不需或只需稍微治疗与观察,如:擦伤、挫伤、不需缝合之皮肤小撕裂伤等。 严重度2级 需要冰敷、包扎、缝合或夹板等的医疗或护理的处置或观察,如:扭伤、大或深的撕裂伤、小挫伤等。 严重度3级 需要医疗处置及会诊,如:骨折、意识丧失、精神或身体机能改变等。 五、跌倒的相关因素及对策 动作与体位因素 环境因素 基础设施因素 生理年龄因素 药物因素 疾病因素 (一)疾病因素和对策 神经系统疾病:卒中、帕金森病、脊椎病、小脑疾病、前庭疾病、外周神经系统病变 心脑血管疾病:体位性低血压、脑梗死、小血管缺血性病变等 影响视力的眼部疾病:白内障、偏盲、青光眼、黄斑变性等 心理及认知因素:痴呆、抑郁症 其他: 眩晕、惊厥、偏瘫、足部疾病及畸形等 呼吸道疾病、血氧不足、贫血、脱水 泌尿系统疾病或其他因伴随尿频、尿急、尿失禁等症状而匆忙去洗手间、排尿性晕厥等 (一)疾病因素和对策 对策: 1、做好评估,筛出高危人群 2、治疗原发疾病 3、观察病情,寻找规律,制定适合个体的安全计划 服用任何产生下列副作用的药物,都会增加跌倒的机率。 (二)药物因素和对策 药物种类 副作用 安眠药 头晕 止痛药 意识不清 镇静药 头晕、视力模糊 降压药 疲倦、低血压(药物过量) 降糖药 低血糖(药物过量、剂量改变时) 抗感冒药 嗜睡 利尿剂 水电解质紊乱的各种症状 缓泻剂 大便次数增多 抗精神病、抗抑郁药 锥体外系症状、体位性低血压 (三)生理年龄因素和对策 步态和平衡功能:步态的稳定性下降和平衡功能受损是引发老年人跌倒的主要原因 感觉系统: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前庭及本体感觉,通过影响传入中枢神经系统的信息,影响机体的平衡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CNS的退变影响智力、肌力、肌张力、感觉、反应能力、反应时间、平衡能力、步态及协同运动能力,使跌倒的危险性增加 骨骼肌肉系统:老年人骨骼、关节、韧带及肌肉的结构、功能损害和退化是引发跌倒的常见原因,老年人股四头肌力量的减弱与跌倒之间的关联具有显著性 (三)生理年龄因素和对策 对策:加强安全宣教 放慢起身、下床速度,避免睡前饮水过多以致夜间多次起床 晚上床旁尽量放置小便器 避免在无人陪伴的时候独自离床活动或上厕所 去除麻烦他人或逞强的思想 对策: 选择适当的辅助工具,使用合适长度、顶部面积较大的拐杖。将拐杖、助行器及经常使用的物件等放在触手可及的位置。 (三)生理年龄因素和对策 (四)动作与体位因素和对策 1、突然体位改变 2、颈部变动 3、站立排尿 对策: 避免过急过快的体位改变,起床三部曲。 (五)基础设施因素和对策 1、脚刹(床铺、轮椅、平车)未刹 2、摇把 3、床栏 4、呼叫铃放置过远 5、扶手缺失(卫生间、走廊) 对策: 1、定期检查基础设施的完好情况 2、指导正确使用床栏 3、呼叫铃放在易取的地方,教会使用 (六)环境因素和对策 1、照明过暗 2、地面(不平、潮湿、易滑) 3、杂物堆积 4、裤子过长 对策: 1、确保安全的住院环境 2、穿防滑鞋、系好鞋带,长短适宜的裤子 3、避免使用插线板 对,是这样的啦! 肢体功能 障碍 逞强或不愿麻烦他人 服用药物 缺少照顾的病人 步态不稳 一年内有跌倒病史 年龄超过65岁 病人性格 意识障碍睡眠障碍 贫血 体位性低血压 六、跌倒的高危人群 . . . . . . . . . . . . . . 老年人防跌倒安全 防范措施 2018-1 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4000万65岁以上的老人跌倒,每万人中有8位老人因跌倒死亡,跌倒是我国伤害死亡的第四位原因,是65岁以上老人伤害死亡的“头号杀手”。 1着急接电话时 ? 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曾对1300名60岁以上老人进行家访,发现在卧室摔倒的老人,八成以上是因为着急去接电话。 ? 建议老人不要把座机放得太高,最好放在客厅等经常活动的地方,并在卧室安一部分机,开通来电显示,以防错过重要电话。 ? 听到电话响时,老人不要着急接听,要慢起、慢站、慢走。 1 着急接电话时 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曾对1300名60岁以上老人进行家访,发现在卧室摔倒的老人,八成以上是因为着急去接电话。 建议老人不要把座机放得太高,最好放在客厅等经常活动的地方,并在卧室安一部分机,开通来电显示,以防错过重要电话。 听到电话响时,老人不要着急接听,要慢起、慢站、慢走。 2 起夜时 据临床统计,老年骨折患者超半数是起夜摔伤造成的,究其原因,一是光线昏暗及错误的家具摆放,二是起夜时身体机能处于半睡眠状态,反应迟缓。独居老人起夜跌倒后不能被及时发现,受伤甚至死亡的风险更大。 建议老人装一个小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