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宋明理学-精选(公开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 温家宝总理在哈佛演讲时深情地引用理学大师张载的一段话: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积极 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注重气节、道德;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凸显人性的庄严。 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判断以下材料各自的归属? 1.我的灵明便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天地万物鬼神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万物鬼神了。 2.未有天地之先,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 3.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 4.天下万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焉有一理。 5.“善念存时,即是天理。” 心学 理学 理学 心学 心学 1、魏晋南北朝时,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的原因是: A、统治者反对儒学 B、佛教、道教迅速传播 C、佛教占统治地位 D、儒学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4、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是: A、禅宗 B、理学 C、心学 D、道学 5、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分歧在于: A、程朱理学强调格物致知 B、认为“理”是世界的本源 C、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 D、强调三纲五常 7、“存天理,灭人欲”,这里的“天理”主要指: A、儒家道德伦理 B、自然规律 C、人的良知 D、上天的意志 8、不符合陆王心学特点的说法是: 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B、“发明本心”以求理 C、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 D、理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去寻找 9、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回答下列那一叙述: A、学问要求是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 B、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 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工夫 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 (2010·广东文综·15)“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2008·山东基能·44)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 )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②鞠躬尽痒.死而后巳③位卑未敢忘忧国 ④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 * * 据记载:唐代大诗人李白曾隐居深山一心炼丹;号称“诗佛”的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柳宗元、刘禹锡还公开宣扬自己“援佛入儒”的思想历程。 * 什么是理学的问题:理学是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内容,建立起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学说。它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是宋明时期儒家思想的主流学派。 宋明理学由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组成. * 他们认为“万物皆出于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在社会上就是儒家的道德伦理。这就将个体生命、社会及宇宙的根本道理内在地联系起来。 * * * * * 公元1175年,鹅湖山下走来中国哲学史上两位大师,一位是朱熹,另一位就是他的挑战者──心学代表人物陆九渊。他们刚刚结束了一场辩论,我们将其称谓鹅湖之会。他们之间的辩论辩论涉及很多领域和层面,其辩论的内容、胜负的结局一直被后人所谈论。 * 始泛滥于词章,继学朱子之书,又出入于佛老, 最终龙场悟道而始得其入圣之门。 * 只要有良知良能就可以成为圣人。只要找到内心的良知,愚夫愚妇也可以成为圣人,没有高低贵贱的差别。他的这种说法会增强每个人加强道德修养的信心和主动性。 * * * * 客观----“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如程朱理学,柏拉图的理念,黑格尔的绝对观念 * * 此题必须克服对陌生材料的恐惧心理。首先注意题干和选项材料中的“形”、“本”、“心”、“物(或万物)”、“天地”、“道”这些古代中国哲学的重要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孰先孰后);运用从哲学常识,看出题目涉及的是关于世界本原问题的中国古代哲学

文档评论(0)

咪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