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危险危害因素分类与辨识 3.ppt

  1. 1、本文档共1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的危险危害因素分类与辨识 3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者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重大危险源包括以下十类:(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 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   (一)贮罐区(贮罐);   (二)库区(库);   (三)生产场所;   (四)压力管道;   (五)锅炉;  (六)压力容器;   (七)煤矿;  (八)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九)尾矿库;   (十)放射源。 8.4 重大危险源辨识 危险物质超过临界量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单元中的一种危险物质数量达到或超过临界量; 另一种情况是单元中的各种危险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之比的和大于1。 ≥1 式中:qi--单元中第i种危险物质的实际存储量; Qi--单元中第i种危险物质的临界量; N—单元中危险物质的种类数。 事故隐患:指作业场所、设备或设施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原劳动部1995年发布的《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中,把重大事故隐患定义为: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其中: ①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死亡1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的事故隐患。 ②特别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死亡5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事故隐患。 8.5 重大危险源与重大事故隐患 1. 地压灾害 1.1 地压 广义地压:地压就是岩体中存在的力,这种力由围岩(天然形成的地下结构物)与支架(人工构筑的地下结构物)两者共同来承担。 狭义地压:采矿工作者习惯上把围岩位移和冒落岩块作用在支架上的压力称为地压。 第九讲 矿山危险、有害因素 1.2 地压现象的不同表现形式 脆性岩石的围岩,如花岗岩、石英砂岩和片麻岩, 其地压现象表现为巷道冒顶、片帮等围岩破坏现象。 塑性较强的围岩,如风化壳、松散沉积物、粘土岩和蛇纹岩等,其地压现象表现为围岩向巷道空间产生很大的变形和移动,巷道顶板下沉或底板鼓胀等。 不同的工程性质也往往引起不同的地压现象。 例如,竖井工程中出现井壁破裂、井筒涌砂、岩帮片落;采掘后因采空区未处理,引起岩层移动、地表沉陷和巷道错断下沉等。 1.3 地压灾害的后果 采场顶板大范围跨落、陷落和冒落 采空区大范围跨落或陷落 巷道或采掘工作面的片帮、冒顶等。 ?破坏采场、巷道; ?造成人员伤亡; ?破坏采场内的设备和设施; ?破坏矿井的正常通风系统; 其他危害。如果排水管道经过采场,可能破坏 排水系统,引起水害;破坏矿井的供电系统等。 1.4 冒顶片帮事故 (1)采矿方法不合理和顶板管理不善 (2)缺乏有效支护 (3)检查不周和疏忽大意 (4)浮石处理操作不当 (5)地质矿床等自然条件不好 (6)地压活动 1.5 影响冒顶片帮事故的地质因素 (1)岩性 (2)风化作用。 (3)地下水 (4)软弱结构面。 (5)岩体结构类型 根据岩石的岩性、软弱结构面的发育程度及岩体的稳定性,将岩体结构类型分为五类: ①整块状结构 ②块状结构 ③层状结构 ④碎裂结构 ⑤松散结构 2.水害 2.1 矿坑充水的水源 (1)地下水 充水岩层的岩性、空隙性质及地下水的规模及补给条件 (2)地表水 ①地表水与矿坑之间水力联系的程度。 ②地表水与矿坑的相对位置及距离。 ③地表水体的性质与规模 (3)大气降水 ①矿坑涌水量与降水有密切关系。 ②同一地区,降水对浅部矿坑涌水量的影响比对深部矿坑 涌水量的影响明显。 (4)老窿水 2.2 矿坑充水途径 (1)构造断裂带 ①阻水断裂带 ②导水断裂带 ③集水断裂带 (2)岩溶塌陷及陷落柱 (3)采矿活动引起的裂隙通道 2.3 矿床水文地质类型 矿床按充水岩层划分为若干个不同水文地质类型 (1)孔隙充水矿床 (2)裂隙充水矿床 (3)岩溶充水矿床 ①以溶隙充水为主的矿床 ②以溶洞充水为主的岩溶充水矿床 ③以暗河管道充水为主的岩溶充水矿床 2.4 水害及破坏形式 (1)采掘工作面突水 即使突水量不大,由于具有很强的突发性,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采掘工作面或采空区透水 由于各种通道使采空区与储水体连通,使大量的水体直接进入采空区,从而形成采空区、巷道甚至矿井被淹,可能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地表水体或突然大量降雨进入井下 通过裂隙、溶洞、废弃巷道、透水层、地表露头等与采空区、巷道、采掘工作面连通,使大量的水体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hunju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