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窄小河道砂体局部注聚可行性的研究
窄小河道砂体局部注聚可行性的研究
摘要:高台子油田河道砂体发育厚度薄、渗透率低、砂体呈条带状分布,地质储量2288×104t。本文通过对注聚区块效果分析论证了厚度薄、渗透率低、砂体主要呈条带状分布油层利用现井网和简易地面工艺流程注聚的可行性,为提高类似油层条件下的杏南过渡带、太北油田采收率提供实践依据。
主题词:局部注聚;试验效果;分析
1引言
高台子油田河道砂体发育厚度薄、渗透率低、砂体呈条带状分布,地质储量2288×104t。与高台子油田河道砂体发育类似的杏南过渡带地区及太北开发区葡I组油层,地质储量5727×104t。为了提高这类储层资源的利用率,在高台子油田开展了局部注聚试验,指导挖潜窄小河道砂剩余油潜力有重要意义。
2基本概况
2.1 试验基本概况
试验区位于高Ⅲ断块纯油区高38-37井区,试验区面积0.98km2,主要发育葡I组油层,有效孔隙度24.1%,有效渗透率112 mD。
试验区内共有试验井23口,采用行列井网注水,注采井距在202~400m,采出井18口,注采井井距在202~400m,聚驱控制程度38.87%,发育最好的葡I7层的控制程度59.09%。其中注入井5口,平均单井射开砂岩厚度7.10m,有效厚度6.64m;采出井18口,平均单井射开砂岩厚度6.18m,有效厚度5.57m;全区平均单井目的层砂岩厚度5.34m,有效厚度4.62m。试验区目的层河道砂地质储量37.9081×104t,地下孔隙体积82.7490×104m3。
试验区配注系统采用撬装、可搬迁活动装置直接注入目的液,2004年8月开始注聚,截止到2007年3月份,试验区累积注入聚合物溶液25.6×104m3,注入地下孔隙体积0.3094PV,累积注入聚合物干粉(商品)370t,聚合物用量393.47mg/L?PV;试验区注聚阶段累积产液(井口)46.8541×104t,累积产油(井口)4.8101×104t,聚驱阶段核实累计产油4.3217×104t,聚驱累积增油2.1290×104t,吨聚增油61.2t,采出程度42.32%,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2 油层沉积特征
试验区位于高Ⅲ断块纯油区高38-37井区,高38-37井区是高台子油田的一部分,储集层位于中生界白垩系下统姚家组-青山口组地层中,属背斜构造带的油藏,只发育葡一组油层,划分为12个小层,15个沉积单。从整体来看,试验区砂体发育比较差,多发育窄小河道砂体。葡Ⅰ11层为三角洲外前缘相,葡I6~8层为三角洲分流平原相,其它8个层均为三角洲内前缘相,砂体发育规模小,厚度薄,多呈断续条带状和零星分布。
2.3油层动用状况
统计几年来连续井同位素吸水剖面资料,有效厚度大于1m的动用比例为85.16%,其中大于2m的动用比例达到100%(表1-1)。
3试验效果分析
3.1通过补孔、拔堵等措施,完善注采关系,提高聚驱控制程度,保证聚驱效果
注聚后,注入井平均注入压力与注聚前对比,由3.8MPa上升到10.50MPa ,上升了6.7MPa,平均每注入单位聚合物用量压力上升0.0241 MPa,平均视吸水指数由注聚前的1.46m3/d.mMPa下降到0.84m3/d.m.MPa,吸水指数下降幅度为42.5%。
由于试验区砂体发育比较差,多发育窄小河道砂体,聚驱控制程度较低,只有38.87%,为了完善注采关系,提高聚驱控制程度,对试验区3口油井进行补孔、1口油井进行拔堵措施,使得注采关系较为完善,聚驱控制程度提高到49.56%,发育最好的葡I7层的控制程度提高到59.09%。
由于注聚后压力升高,剖面得到改善。根据注聚后测得的氧活化资料分析,层数动用比例增加22.6个百分点;砂岩厚度动用比例增加21.7个百分点;有效厚度动用比例增加23.8个百分点
注聚区块在注入体积达到0.043PV, 注入量为44.7mg/L?PV 时,开始有采出井受效。受效高峰期与受效前对比,日产液由487t到569t,增加了82t,日产油量由28t到71t,增加了43t,含水由94.9%到87.6%,下降了7.3个百分点,流压由3.95MPa到3.88MPa,下降了0.07MPa。见到了明显的增油降水效果。
根据试验区油井受效情况,把试验区油井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⑴多层多方向连通井,这类井由于连通方向多,有接替层,含水下降幅度较大,产油量增加,受效较好
例:5G37-37井
5G37-37井在葡I3、7两个层上有连通,且连通厚度较大,聚驱控制程度55.53%,增油降水效果较明显。目前该井日产液量54t,日产油量9.1t,含水83.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汉英笔译基础教程第6章 人称与物称.pptx VIP
- 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指南共识最新版.docx VIP
-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 (含答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pdf VIP
- 32. 《醉翁亭记》对比阅读(原卷版)-2026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讲练(全国通用).docx
- 素养与情操——美术鉴赏的意义课件.pptx VIP
- 迪士尼运营管理案例分享.docx VIP
- 2025年天翼云高级运维工程师认证参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福建省厦门市第十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doc VIP
- 科学一年级上册教科版 观察一棵植物(课件) (1).pptx VIP
- 英汉对比之物称与人称汇总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