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利用其他技术-20130607.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质压缩成型的概念 生物质压缩成型是指将各类生物质废弃物,如锯末、稻壳、秸秆等,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加热或不加热),使原来松散、细碎、无定形的生物质原料压缩成密度较大的棒状、粒状、块状等各种成型燃料。 生物质压缩成型原理 木质素,当温度为70~110℃时软化具有粘性。当温度到达200~300℃时成熔融状,粘性高。 生物质原料在受到一定的外部压力后,原料颗粒先后经历重新排列位置关系、颗粒机械变形和塑性流变等阶段,体积大幅度减小,密度显著增大。 主要影响因素 生物质种类 不加热时,木材难压缩,秸秆易压缩; 加热时,木材易压缩,秸秆难压缩。 粒度和粒度分布 含水率 颗粒状成型燃料 15-25%;棒状,块状不大于10%。 水分太高,影响给料,热传递; 水分太低,影响木质素的软化点,能耗增加。 粘结剂 无机黏结剂:水泥,粘土和水玻璃 有机黏结剂:焦油,沥青,树脂和淀粉 纤维类黏结剂:废纸浆和水解木纤维等工业废弃物 成型压力 破坏原生物质的物相结构,组成新的物相结构; 加强分子间的凝聚力,提高成型体的强度和刚度; 为生物质在模具内成型提供动力。 加热温度 使生物质中的部分有机质软化形成黏结剂; 使成型体外表面形成碳化层,易于出模; 为生物质中的分子结构变化提供能量。 生物质压缩成型的工艺类型 湿压成型工艺 纤维类原料常湿下浸泡,再压 热压成型工艺 活塞压力式成型技术 螺旋挤压技术 压辊式成型机 碳化成型工艺 生物质液化 生物质液化是通过热化学或生物化学方法将生物质部分或全部转化为液体燃料。 生物质液化又可分为生物化学法和热化学法。 生物化学法主要是指采用水解、发酵等手段将生物质转化为燃料乙醇; 热化学法主要包括快速热解液化和加压催化液化等,主要产品为生物油。 燃料乙醇的生产方法 中国乙醇产业面临的问题 燃料乙醇未来的发展方向 不与粮争地,不与人争粮 糖类和淀粉类原料生产乙醇的工艺已经十分成熟,但从能源的投入、产出分析,利用粮食类作物生产液体燃料是不经济的,利用纤维素制取燃料乙醇是解决液体燃料的原料来源和低成本的主要途径之一。 生物质热裂解液化的概念 生物质热裂解是生物质在完全缺氧或有限氧供给的条件下热降解为液体生物油、可燃气体和固体生物质炭三个组成部分的过程。 生物质热裂解液化是在中温(500~600℃)、高加热速率(104~105℃/s)和极短气体停留时间(约2s)的条件下,将生物质直接热解,产物经快速冷却,可使中间液态产物分子在进一步断裂生成气体之前冷凝,得到高产量的生物质液体油。 生物质液化的基本原理 热裂解液化工艺流程 干燥 粉碎 旋转锥所需生物质粒径小于200 μm;流化床要小于2mm;传输床或循环流化床要小于6mm。 热裂解 炭和灰的分离 气态生物油的冷却 生物油的收集 影响热解液化的因素 加热速率 热解温度 滞留时间 压力 催化剂 原料粒径 流化床反应器 循环流化床反应器 旋转锥反应器 烧蚀反应器 绞龙式反应器 携带床反应器 离心热解反应器 可移动式热解液化反应装置 秸秆热解液化生物油成分 生物油的性质 含水率 生物油的含水率最大可以达到30~45wt%,油品中的水分主要来自于物料所携带的表面水和热裂解过程中的脱水反应。水分有利于降低油的粘度提高油的稳定性,但降低了油的热值。 PH值 生物油的PH值较低,因为生物质中携带的有机酸,因而油的收集贮存装置最好是抗酸腐蚀的材料,比如:不锈钢或聚烯烃类化合物。酸性环境对于油的稳定是有益的。 密度 生物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大约1.2×103kg/m3。 高位热值 25wt%含水率的生物油的热值为17MJ/kg,相当于40%同等质量的汽油或柴油。 粘度 生物油的粘度可在很大的范围内变化。室温下,最低为10-10000cp。 稳定性 生物油品质 生物油的应用 * *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生创新研修课 热值不变 运输方便 燃烧性能改善 成型温度达到木质素的软化点,则木质素就会发生塑性变形。 由于非弹性或粘弹性的纤维分子之间的相互缠绕和绞合,在去除外部压力后,一般不能再恢复原来的结构形状。 发酵法采用各种含糖(双糖)、淀粉(多糖)、纤维素(多缩已糖)的农产品,农林业副产物及野生植物为原料,经过水解(即糖化)、发酵使双糖、多糖转化为单糖并进一步转化为乙醇。淀粉质在微生物作用下,水解为葡萄糖,再进一步发酵生成乙醇。 发酵法制酒精生产过程包括原料预处理、蒸煮、糖化、发酵、蒸馏等处理。 农林废弃物 绞龙式反应器原理图 绞龙式反应器运行图 *

文档评论(0)

lx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