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25《诗词五首》学案 (新版)语文版.docVIP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25《诗词五首》学案 (新版)语文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25《诗词五首》学案 (新版)语文版

PAGE PAGE 8 25.诗词五首 学习目标 1.解诗歌文体知识,反复诵读并背诵诗词,在诵读中领会诗词,了解诗词所写的内容。品味诗意,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反复朗读背诵,把握诗歌节奏,理解品味诗意,赏析名句。 3.激发阅读欣赏诗词的兴趣,感受我国古代诗词的魅力,提高诵读和鉴赏能力。 学法指导:了解诗歌文体知识,熟记作者的朝代,字,号,及作品出处。反复诵读并背诵默写诗词,掌握诗歌的朗读节奏,在诵读中领会,品味诗意,了解诗词所写的内容及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 自主学习 1.文体链接:歌,即歌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后的乐府诗多题名魏“歌”或“行”,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区别不大,后代便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 词,又称长短句、曲子词、诗余等。是配合乐曲填写的歌词。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称词调或词牌。双调词一般把第一段称上阕或上片,第二段称下阕或下片。词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派别。“婉约派”语言清新、含蓄,情思曲折而真切;风格委婉,绮丽。代表人物为李清照、温庭筠;“豪放派”语言畅达流利,直抒胸臆;风格豪迈奔放,意境雄奇阔大。由北宋诗人苏轼开创,经南宋诗人辛弃疾发展而推向高峰。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挂罥(   )    塘坳(   )    突兀(   ) 鸡黍(    ) 羌管(   ) 人不寐(   ) 场圃(    ) 唇焦(    ) 3.下面对加点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忍能对面为盗贼(狠心) B.安得广厦千万间(怎么) C.还来就菊花(靠近,还有不邀自来的意思) D.休将白发唱黄鸡(农民散养的土鸡) 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B.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C.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D.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5.根据提示填写古诗文。 (1)心系天下是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的理想,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 (2)陆游的《游山西村》中饱含哲理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范仲淹在《渔家傲》中表现将士壮志未酬、思念故乡的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在《浣溪沙》中发表感慨,表现作者虽处困境但仍力求振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各句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B.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过故人庄》中诗人去的地方是田园,诗中又写田园风光,用鸡待客是农村习俗,谈话内容是农事,可以称作田园诗。 B.《浣溪沙》上阕写景,描绘了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山上松间沙路洁净无尘。而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更突出了画面的静谧。 C.《渔家傲》中“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的情形,表现了边塞风光的壮阔美。 D.《游山西村》描绘了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和农家的热情好客与淳朴,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合作探究 第一课时 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探究一:走近作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 》。作者杜甫, 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字 ,自号 ,因曾做过工部员外郎,故又称“杜工部”。其诗因真实地反映了唐朝由盛变衰的历史而被称为“ ”,他本人也被称为“ ”。 探究二:初读诗歌,把握节奏,理解诗意 1.给这首诗划分层次,并用四字词概括每层描绘的画面。 2. 品读下面加点的词语。 (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ook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