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纳米药物.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的纳米药物

纳米药物 ——刘杰 目录 1.纳米药物 纳米药物是运用纳米技术(特别是纳米化制备技术)研究开发的一类新的药物制剂。作为纳米技术中最接近产业化、最具发展前景的方向之一,纳米药物特别是纳米抗肿瘤药物、纳米多肽蛋白质药物,以及非病毒载体基因药物的纳米制备的研究和开发,已成为当前国际医药学界的前沿和热点。 1.1产生与发展 纳米粒子(Nanoparticle): 也叫超微颗粒,一般是指在1-100nm之间的粒子或微小结构 独特性质(与大颗粒固体相比) 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20世纪80年代 国外学者发现,当微胶囊粒径达到纳米级时,表现出 一些独特的性质 1.1产生与发展 当药物粒子以纳米微囊形式存在时: 1.能保护药物活性 2.降低药物毒性 3.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 4.将其注射到静脉中不会引起毛细管堵塞 5.还具有一定肝脾网状内皮系统靶向性 6.用于肌肉注射时,由于药粒小,对注射部位的刺激性也大大减少,当注射到人体特定部位可使药物集中在此 特定部位发挥药效 1.2药物纳米化的主要优势 ① 改善难溶性药物的口服吸收 在表面活性剂和水等存在下直接将药物粉碎成纳米混悬剂,适合于包括口服、注射等途径给药,以提高吸收或靶向性 通过对附加剂的选择可以得到表面性质不同的微粒,特别适合于大剂量的难溶性药物的口服吸收和注射给药 纳米粒可以提高药物溶出度,也可以提高溶解度,还可以增加黏附性,形成亚稳晶型或无定形以及消除粒子大小差异产生的过饱和现象等 还可将难溶性药物如阿霉素、阿糖胞苷等制成微囊或包在聚合物 基质制成纳米粒,以提高生物利用度、改善疗效 1.2药物纳米化的主要优势 ②靶向和定位释药 纳米粒在体内有长循环、隐形和立体隐形等特点,这种特点均有利于增加药物的靶向性,是抗肿瘤药物、抗寄生虫药物的良好载体 用聚山梨酯80对纳米粒进行表面修饰,能突破血脑屏障,显著提高了药物的脑内浓度,改善了脑内实质性组织疾病和脑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有效性 口服给予纳米脂质体、聚合物纳米粒,能增加其在肠道上皮细胞 的吸附,延长吸收时间,增加药物通过淋巴系统的转运和通过肠道 Payer‘s区M细胞吞噬进入体内循环等 1.2药物纳米化的主要优势 ③延长药物的体内半衰期 通过聚合物在体内的降解速度所制备的长效、缓解纳米粒,能使半衰期短的药物维持在一恒定水平,不但可以改善疗效、降低毒副作用,而且可以减少患者服药次数、增加依从性,有利于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疗 生物大分子 纳米载体携带生物大分子药物能增进其吸收、稳定和靶向作用,并可以用于口服、注射、肺吸入等多种途径 对于口服或肺吸入的多肽药物而言,改善纳米粒的粘膜黏附性质 有助于改进疗效和延长作用时间 对于基因治疗,纳米粒不仅能稳定基因片段,还能够同时包合某些导靶片段及其他辅助成份,提高靶向性及基因进入细胞内的穿透性或者提高由于刺激受体产生的细胞内吞作用等 1.3理想的纳米药物应该具备: ①较高的载药量30% DC(%)= 较高的包封率80% EE(%)= 制备和纯化放法简便,易于扩大生产 载体材料可生物降解,低毒或无毒 适当的粒径与粒形 较长的体内循环时间 2.纳米药物的分类 2.纳米药物的分类 作为纳米科技与现代制剂技术交叉、融合产生的纳米制剂技术,齐核心是药物的纳米化技术,包括药物的直接纳米化和纳米载药系统。 2.1直接纳米化:通过纳米沉淀技术或超细粉碎技术直接制备药物纳米颗粒 例如:纳米混悬液(nanosuspension):在表面活性剂和水等附加剂存在下,直接将药物粉碎加工成纳米混悬剂,通常适合于口服、注射等途径给药,以提高吸收和靶向性。通过对附加剂的选择,可以得到表面 性质不同的微粒。特别适合于大剂量的难溶性药物的口服吸收和注 射给药。 2.纳米药物的分类 2.2纳米载药系统:通过纳米载体,使药物以溶解、分散、包裹、吸附、偶联等方式成为纳米分散体。 2.2.1高分子纳米粒(Polymer Nanoparticles,PNP) 包括高分子纳米球和高分子纳米囊。药物被包裹在载体膜内,称纳米囊(nanocapsule);纳米分散在载体基质中,称纳米球(nanosphere)。 纳米囊和纳米球主要由聚乳酸、聚丙交酯—己交酯、壳聚糖、明胶等高分子材料制备而成。 根据材料的性能,适合于不同给药途径,如静脉注射的靶向作用、 肌肉或皮下注射的缓控释作业。 2.纳米药物的分类 2.2.2 固体纳米脂质纳米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SLN) 以固态的天然或合成类脂(各种饱和脂肪酸)作为载体的纳米载药系统,将药物包裹或夹嵌于类脂核中,制成粒径约为50nm-1000nm的固体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enwofei8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