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十单元人文心声10.3《人境庐诗草》自序课时训练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VIP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十单元人文心声10.3《人境庐诗草》自序课时训练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十单元人文心声10.3《人境庐诗草》自序课时训练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PAGE PAGE 2 《人境庐诗草》自序 一、语基落实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一行作吏,未遽废也       遽:立即。 B.取《离骚》、乐府之神理而不袭其貌 袭:沿循。 C.逮于周秦诸子之书 逮:及,到。 D.聊书于此,以俟他日 俟:等待。 解析A项,“遽”的意思是“遂,就”。 答案A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① B.① C.① D.① 解析A项,①确实;②忠诚之心。B项,形式。C项,①开创;②通“避”,躲避。D项,①姑且;②寄托。 答案B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后以奔走四方……几几束之高阁 ②然以笃好深嗜之故 ③亦每以余事及之 ④以单行之神,运排偶之体 ⑤用古文家伸缩离合之法以入诗 ⑥其亦足以自立矣 ⑦聊书于此,以俟他日 A.①②④/③/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⑥/⑤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解析①②是介词,因为;③是介词,在;④是介词,用;⑤⑥⑦是连词,用来。 答案B 4下列各句句式没有倒装的一项是(  ) A.王夫人固亲于薛氏 B.今之世异于古 C.尝于胸中设一诗境 D.凡事名、物名切于今者 解析C项为省略句,A、B两项为介词结构后置,D项为定语后置。 答案C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驰驱少暇,几几束之高阁 B.欲弃去古人之糟粕,而不为古人所束缚 C.凡事名、物名切于今者,皆采取而假借之 D.诗有之曰:“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解析C项,“采取”在文中的意思是“择取,选用”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是“使用,接纳”的意思。 答案C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6~9题。 余年十五六,即学为诗。后以奔走四方,东西南北,驰驱少暇,几几束之高阁。然以笃好深嗜之故,亦每以余事及之。虽一行作吏,未遽废也。士生古人之后,古人之诗,号专门名家者,无虑百数十家。欲弃去古人之糟粕,而不为古人所束缚,诚戛戛乎其难。虽然,仆尝以为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今之世异于古,今之人亦何必与古人同?尝于胸中设一诗境:一曰复古人比兴之体;一曰以单行之神,运排偶之体;一曰取《离骚》、乐府之神理而不袭其貌;一曰用古文家伸缩离合之法以入诗。其取材也:自群经、三史,逮于周秦诸子之书,许、郑诸家之注,凡事名、物名切于今者,皆采取而假借之。其述事也:举今日之官书、会典、方言俗谚,以及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耳目所历,皆笔而书之。其炼格也:自曹、鲍、陶、谢、李、杜、韩、苏讫于晚近小家,不名一格,不专一体。要不失乎为我之诗。诚如是,未必遽跻古人,其亦足以自立矣。然余固有志焉,而未能逮也。诗有之曰:“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聊书于此,以俟他日。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几几束之高阁     几几:几乎。 B.无虑百数十家 无虑:大约。 C.皆采取而假借之 假借:借用。 D.取《离骚》、乐府之神理 神理:哲理。 解析D项,“神理”的意思是“精神、理念”。 答案D 7下列语句编成四组,能具体体现黄遵宪在诗歌方面主张的一项是(  ) ①欲弃去古人之糟粕,而不为古人所束缚 ②以单行之神,运排偶之体 ③取《离骚》、乐府之神理而不袭其貌 ④用古文家伸缩离合之法以入诗 ⑤凡事名、物名切于今者,皆采取而假借之 ⑥未必遽跻古人,其亦足以自立矣 A.②③④⑥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⑤⑥ 解析①是作者希望,既不具体,也不属于诗歌方面的主张;⑥是作者希望可以达到的结果。 答案C 8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从少年开始学习作诗,后虽为官四方,到处奔波,却每每在业余时间笔耕不辍。这是介绍《人境庐诗草》诗集内容的由来。 B.诗人认为,在古代的诗人中,能称得上专门名家的,有百十来家。想抛弃古人的糟粕,而不被古人所束缚,是很困难的事情。 C.在“诗境”“取材”“述事”三者中,“诗境”强调语言体式和表达技巧方面的问题,“取材”和“述事”强调内容方面的问题。 D.诗人认为,古代诗人“不名一格,不专一体”,今人的诗歌也应熔炼出自己的风格,有自己独特的体式,“要不失乎为我之诗”。 解析C项,“取材”和“述事”强调内容方面的问题,理解错误。从下文“未辟之境”一句可以看出,应包括“意境”方面的问题。 答案C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以笃好深嗜之故,亦每以余事及之。 (2)诚如是,未必遽跻古人,其亦足以自立矣。 参考答案(1)然而因为深深喜好的缘故,也每每在业余作诗。 (2)果真像这样,未必就能达到古人的境界,但那也足以使自己立身于世了。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3题。 叙陈正甫《会心集》 [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ook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