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固族早期饮食文化的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裕固族早期饮食文化的研究

裕固族早期饮食文化的研究   内容摘要:《肃镇华夷志》是裕固族重要的历史资料。其中记载了不少与裕固族生产、生活有关的资料,这些资料,透露了裕固族早期饮食的状况,是研究裕固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史料。   关键词:裕固族;早期饮食   中图分类号:K890;K892,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0)01-0079-07      裕固族是中国西部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主要牧居在祁连山以及河西走廊的明花、黄泥堡等地,有一万多人。其族源主要为回鹘人和蒙古人。   有关裕固族的饮食,有若干材料零星公布。但由于史料缺乏,裕固族早期饮食状况不甚了了,研究者难以就裕固族饮食状况作全面深入探讨。所幸明代地方志《肃镇华夷志》Ⅲ列有“风俗”一节,其中记载了一些当时各部落的饮食状况,虽不甚详,亦可据此一窥其早期食俗之点滴。   根据《肃镇华夷志》所载,裕固族的前身东迁各卫部落进入敦煌及肃州周边后,曾选择农耕生产,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由于生产方式的改变,也影响了他们的饮食习俗。《肃镇华夷志》记载了他们“作牛羊乳汁以伴饭”、“嗜酒重肉”,“好耕牧”、“务孳牧”,“耕不耘耨”,“食酥酒茶,当作卤酒,留意孳牧”、“杀羊泡卤酒”、“食则先供于上,如杀羊泡卤酒,则以筒吸酒”,“肉则以抬背为敬,带血而食”、“酒以底为佳,分等而饮”,“酒筒有三孔,一孔近底,一孔居中,一孔稍上,先淋一碗,以奉所亲所尊,后方请饮”等习俗,反映了裕固族在明末时期的饮食习俗。其中“杀羊泡酒”和“抬背为敬”的习俗,起源甚早,有古老的文化传承内涵。对此,笔者已专文研究,而《肃镇华夷志》所载东迁各部饮食原料、饮食结构、饮食习俗等宝贵资料,结合后世大量的社会调查资料,差可勾勒明清之际裕固族人饮食生活的大致状况。      一   明代关西各部落饮食状况      生产方式对生活方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裕固族各部从原来生活地陆续东迁至沙州、苦峪、王子庄、柴城儿、回回墓及肃州城周边等地后,其生产方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部分部落已经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这从《明史》、《殊域周咨录》以及《肃镇华夷志》数次记载明政府救济籽种、牛具以恢复生产、解决东迁各部生活问题的史料中可以看出。宣德元年,围即来以岁荒人困,遣使贷谷种百石,秋成还官。帝曰:“番人即吾人,何贷为?”命即予之。遂遣中官掌福使其地,赉彩币。七年,又奏旱灾,敕于肃州,授粮五百石。   “困即来”为永乐二年(1404)内附蒙古部落酋长,沙州卫指挥使,时秩佥事,可证居住在沙州的部落已经接受农耕。   明代沙州即敦煌,敦煌历来就是典型的绿洲农业区。晚唐五代时期,其牧区多在西同――阿利川、紫亭、苦水下游以及戈壁滩中的零散畜牧区,非为敦煌城周边。据史料记载,元军占领敦煌后,曾将当地原住民迁往酒泉、张掖等地,敦煌原有土地则为占领者所有或实行屯田。   明军攻下河西、驱逐残元势力出河西,弃置嘉峪关以西后,各部落承认明的统治,部分又回迁到原来居住地,沙州的农业可能有一定的恢复。因此,后来沙州建卫后出现农业生产的记载,就不奇怪了。   “明年又为哈密所侵,且惧瓦剌见逼,不能自立。乃率部众二百余人走附塞下,陈饥窘状。诏边臣发粟济之,且令议所处置。边臣请移之苦峪,从之。自是不复还沙州,但遥领其众而已”“(罕东卫)赏卜儿加嗣职,奏乞斋粮、茶布,命悉予之”“甘肃守臣言:‘北寇屡犯沙州(罕东左卫),杀掠人畜。又值岁饥,人思流窜。已发粟五百石,令布种,仍乞人给月粮振之。’”   “五百石”作籽种,数量可观,可见当时农业生产具有一定规模。   “都督佥事王玺等于赤斤、苦峪筑城,复立哈密卫。令罕慎居之,且赐以布帛米粮,分给土田及牛具谷种”。   “帖木哥等哀乞口粮种子”。“彭淆及分巡西宁副使李淮共议得:‘帖木哥等原系我朝设立罕东左卫属番,为哈密羽翼,甘肃藩篱。续因哈密忠顺王丧败,土鲁蕃侵犯沙州,各夷力不能支,悉众来投。即其顺而或逆之迹,探其往而复来之心,盖思念我朝恩威乃其真诚,屈于土鲁蕃为所使者,殆非得已。况土鲁蕃年例索其子女牛畜来寇,就其刍粮马匹需求,扰害殆无宁岁。先年投我,来则给之粮赏安插,去则给之锅铧牛种,畏彼怀我,斯亦至情。”   “尚书胡世宁议得:‘所奏区处停当,相应依拟,但帖木哥等各夷既无生理,众难存活,若无城卫,虏来势难坚守,不无又为彼掠,以为寇助。合无仍咨各官查照原敕事理,于彼各夷新分地土牛具种子,量为措给,城堡沟池,量为修筑,以安彼生命,以便彼防守。虏来坚壁,绝彼粮援,为我犄角,不为无益。待后哈密委果兴复,成立国势,能界限回达交侵,足为瓜、沙等处捍蔽,另行审情度势,议奏遣归本土。”《肃镇华夷志》也记载:“巡抚蒲阪杨博、兵备肃庵王仪议添防守,筑修威虏城以安属夷,置买农器,散给以资其食,不许散乱往返,以严夷夏之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