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辽代舞蹈艺术的研究述评
辽代舞蹈艺术的研究述评
摘 要:契丹人建立的辽国处于我国历史上几个政权并存,由战争走向统一国家的历史时期。辽国雄踞在中国北方,开创了多民族聚居政治、经济治理的先河。作为民族融合的典范,辽存续200多年的时间里,不仅政治和经济空前繁荣,其文化艺术受多民族融合的影响更是别具一格。在音乐舞蹈艺术方面为后代留下了异彩纷呈的硕果,以非物质文化传承影响现代舞蹈艺术。本文以出土的文物作为印证,以文献记载作为依据,理论与实践相互印证,进一步说明辽代舞蹈艺术的辉煌和巨大魅力。
关键词:契丹;音乐舞蹈;文物;文献;影响
辽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契丹人在公元九世纪初建立的国家。契丹人最早在公元三世纪初出现在史书中,自称辽之先,出自炎帝,世为审吉国,其可知者盖自奇首云。属东胡之鲜卑宇文部后裔。到了辽代的鼎盛时期,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信威万里的草原帝国,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达到了少数民族地区少有的繁荣。以文化中的音乐舞蹈艺术为例,例如《辽史·乐志》中记载:辽有国乐,有雅乐,有大乐,有散乐,有铙歌、横吹乐。旧史称圣宗、兴宗咸通音律,声气、歌辞、舞节,徵诸太常、仪凤、教坊不可得。。①此外契丹人能歌善舞,如姜夔、萧总管创作诗《契丹风土歌》云大胡牵车小胡舞,弹胡琵琶调胡女。王安石在出使辽朝时所做《出塞诗》也有涿州沙上饮盘洹,看舞春风小契丹的诗句②。出现上述歌舞升平的局面,这也取决于辽是一个多民族共处的国家,善于吸收并纳,有着因俗而治的政治格局,这也进一步推动了辽文化艺术的发展。
辽代舞蹈艺术也是秉承了多民族聚居,文化融合的特点,具有炫彩纷呈的的风格。契丹人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它同生活在中国北方草原上的其他民族一样,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它广博的吸纳其它民族的先进文化为己用,表现乐舞方面也是这样。因此,契丹乐舞种类丰富多彩。原因是契丹乐舞受到汉族、高丽、女真,以及西域回鹘、大石等国家的影响很大,从而创造出了风格别致、独具韵味歌舞表演形式。并且更有观赏性和实用性。关于辽代的舞蹈艺术,通过文献和文物记载,非物质文化传承的溯源,表现有以下几个类型:
一、文物的反映
1.三人组合舞蹈经幢台座
在巴林左旗辽上京博物馆藏文物中,有一件发现于巴林左旗前召辽开化寺遗址的辽代经幢台座。
通过这个经幢台座我们可以看到台座四面分别浮雕有祭祀、缠枝牡丹、舞蹈、双狮火焰珠等纹饰。日本学者鸟居龙藏在1930年考察前召时曾做记述。舞蹈纹饰三人皆身着长袍窄袖衣,腰中系带。左面一人。双手合十,右腿稍弯,左腿向后抬起。中间人物,左腿跳起,右腿向旁提起。双手呈托起状,小肘弯曲。右边人物与左边人物舞姿呈对称状。三个人物的组合舞蹈优美流畅,流露着一种灵魂悄然升华的感觉。契丹人的宗教舞蹈首先有着很重的原始色彩,是伴随着娱神与自娱,模仿自己狩猎、游牧的生活场景再现。契丹人最早信奉的是原始宗教萨满教。因此这幅图案表现的很有可能是契丹人萨满教的内容。
2.铸铁舞伎坠饰
现收藏于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上京博物馆。此坠饰以透雕的形式铸有一上身裸露,下着长裤,足登短靴,手舞长带,髡发的少年形象。从发式和服饰上看,是一个带有典型契丹特色的少年舞者。舞者两腿稍弯曲,做小碎步疾走状。双手执彩带交替舞动,长带上下左右交叉回旋飘舞,形成一个变化多段的盘长图形,即有飘逸之感又有甩动的力度,层次分明,对称和谐,加之举手投足的节奏感和形神贯通的内在律动,给人以舞蹈美的享受。这种以彩带为道具的舞蹈,源远流长。早在辽代就已有之,当时称帔舞,汉代称巾舞,辽代亦有此舞。③巴景侃先生在《辽代乐舞》一书中对这件铸铁舞伎坠饰做这样的论证:这种舞蹈形式源远流长,辽代的长巾舞无疑是从汉代的传统发展变化而来的。辽代有许多的《袖舞》或《巾舞》的造型形象。从现存的遗物或出土资料中可以得出,有独舞、双人舞、男女对舞、男子双人舞,甩袖、扬袖、举袖、掷袖,姿态各异。双人舞往往以相同的舞姿组成协调而美丽的画面。④
3.一枚人物说唱舞蹈花押印
在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上京博物馆收藏有一件以说唱舞蹈形象为印文的花押印。该花押印上的人物头戴软角幞头,身着长袍,左手打笳板,右手反背于腰间,双腿微屈,手舞足蹈的在做说唱表演。人物神态表现的惟妙惟肖。
契丹人髡发左衽,自标其风。《辽史》载:晋天福三年,遣刘眗以伶官来归,辽有散乐,盖由此矣。所以辽朝的散乐人物服饰是由晋传来的汉服。这枚印文所描绘人物头戴软角幞头身着长袍。这样的人物形象在辽国多为汉族伶人的装束,这种情况在辽墓壁画中也多有反映,如:辽上京博物馆藏《哈拉哈达辽墓壁画》。用一个在做说唱表演的汉族人物形象作为押字,说明当时汉文化的音乐舞蹈在辽上京活地区也很活跃,甚至是大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⑤
在辽代,民间有很多这样的说唱舞蹈的表演形式,如:契丹族最具代表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幼小衔接数学练习题-A4打印版.docx VIP
- 学堂在线 生活英语进阶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外科护理学 第三十三章 胰腺疾病病人的护理_培训课件.pdf VIP
- 88J1-1(2005) 工程做法_标准图集.pdf VIP
- 学堂在线 临床中成药应用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1.1查询公交信息便捷出行—— 从互联网到物联网 课件 八年级上册《信息科技》(安徽版2024).pptx VIP
- 服务认证基础.pdf VIP
- 中国历代诗歌选.pdf
- 新目标(第二版)视听说B1 Practice Test 1 测试试卷答案.pdf VIP
- 中华诗词大赛1-3年级题库(含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