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失误例说及的对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失误例说及的对策

诗歌鉴赏失误例说及的对策   【摘要】学生对诗歌鉴赏存在畏难情绪,虽然在高三复习课上,大部分教??做了大量的分析、讲解,学生也做了大量习题,但是实际答题时,东拉西扯、答非所问的大有人在。本文主要以学生几次考试中的答题情况为例,探讨诗歌鉴赏存在的失误原因,寻找解决对策,以期提高诗歌鉴赏答题的有效性。   【关键词】诗歌鉴赏 失误 例说 对策   【中图分类号】B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277-02   引言   诗歌鉴赏是高考必考题型之一,《考试说明》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近年来全国高考诗歌鉴赏试题考点涉及意境、技巧、语言、炼字、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思想主旨的概括归纳等方面。全国卷客观题5分,简答题6分。其中简答题,更突现了诗词教学对能力素质、思维素质的注重,对理解、表达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   可是不少高三学生对诗歌鉴赏存在畏难情绪,答题东拉西扯、答非所问,得分不高。   因此,到了高三总复习阶段,教师更应按照考点精选例题,针对学生答题失误精确分析,规范答题模式,保证复习的有效性。以下是笔者搜集整理学生答题情况,对其进行分析归纳。   一、失误例说及对策   1.读不懂诗歌   (1)对作品中的关键字词体味不深,以致答题有偏差   闻新蝉赠刘二十八①   蝉发一声时,槐花带两枝。   只应催我老,兼遣报君知。   白发生头速,青云②入手迟。   无过一杯酒,相劝数开眉。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   学生答案:1“白发生头速”诗人感慨时光易逝,“青云入手迟”写出诗人晚年为官,怀才不遇的不满心情。2本诗借景抒情,表达诗人对自然的喜爱,感慨时光易逝,无法施展才能和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闲适生活的喜爱。   失误原因:两个答案都忽视对尾联“相劝数开眉”的体味。答案1脱离诗句,没有抓住重点词句“迟”分析,“怀才不遇,同病相怜之情”不当,虽然“青云入手迟”,但毕竟还是“入手”了。答案2“对自然的喜爱”“对闲适生活的喜爱”,显然忽略了整体把握诗歌情感。主观臆断,牵强附会。   (2)忽视对注释的把握,影响答题的准确性   晚泊浔阳望庐山   挂席①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②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注]①挂席:扬帆。②远公:东晋高僧慧远。刺史桓伊曾在庐山为他建造禅寺,名“东林精舍”。   诗歌三、四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析。   学生答案:表达了诗人欲归隐山林,向往自由自在生活的情感。   失误原因:忽视对注释2和尾联“近”“空”的体味。如果学生关注了注释②“远公”是个高僧,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会产生“空闻钟”的感慨,就能体会到诗人不见高人的怅惘之情。   2.审题不认真。   菩萨蛮.咏梅   湿云不渡溪桥冷。蛾寒初破东风影。溪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   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独自倚栏杆,夜深花正寒。   请从描写技巧的角度,简要赏析“一枝和月香”一句。   学生答案:1寓情于景,融入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2以动衬静,用“溪水声”反衬“和月香”,“一枝”从侧面烘托了凄凉的气氛,为下文作铺垫。3其他答案:通感、拟人、比喻、夸张等。   失误原因:答案1忽视题目“请从描写技巧的角度赏析”,考查的是描写技巧,却从情与景的关系角度。答案2忽视“一句”,即让考生分析的是“一枝和月香”。以动衬静的是“溪下水声长”。答案3更是答非所问,把自己知道的技巧胡乱套用,答题的针对性不强。   3.答题不规范   小园   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山光窥短墙”一句中哪个字用得最为传神?请简要赏析。   学生答案:“窥”。窥,偷偷地看。生动形象地将山光与短墙这一景象结合在一起,富有情趣,耐人寻味。   失误原因:答题不规范。两个答案都遗漏了要点,表述也不清。   4.对策   针对以上分析的学生鉴赏失误原因,可以加强以下的训练。   (1)夯实诗歌鉴赏的知识储备。例如:熟知诗歌意象的内涵,熟知诗歌的艺术手法(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篇章结构、语言风格等),熟知各种题材诗歌表达情感和表现手法。这些是诗歌鉴赏的前提。   (2)训练学生快速读懂诗歌。读懂诗歌的切入点有多个,由易而难大致有:情语、意象、注释、作者、标题、题材等。例1如能抓住“催我老”“白发速”“青云迟”“开眉”等情语,便可准确快速概括出诗人情感。平时练习中,有意识训练学生快速把握诗歌情感的能力。   (3)训练认真审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