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污染耐旱植物在靖边能源化工园区景观绿化中地应用
抗污染耐旱植物在靖边能源化工园区景观绿化中的应用-旅游管理
抗污染耐旱植物在靖边能源化工园区景观绿化中的应用
董 冰 曹 琰
本文首先分析了靖边能源化工园区地形地貌、气候特征、产业特点等,指出化工园区绿化树种选择应抗污染耐旱植物为主;后通过了解植物的抗污染及耐旱机制,总结出适宜靖边化工园区生长的抗污染树种及其栽植形式,为西北地区类似气候特征及产业布局的工业园区景观绿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简介:董冰,河南三门峡人,陕西市政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生态景观研究中心,工程师。
曹琰,陕西汉中人,陕西市政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生态景观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
中国前一个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高速发展时代,将我们的生活带入了污染的怪圈。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面对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污染防治成为现今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而那些曾为政府GDP做出突出贡献的大大小小化工园区则一直是环境污染的重灾区。选择哪些适应化工园区的绿化树种,并通过树种的栽植配置,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园区污染,提高园区的生态效益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园区概况介绍
(一)地形地貌
靖边能源化工综合利用产业园(以下简称“靖边能源化工园区”)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东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地跨杨桥畔镇和海则滩乡。地貌类型为北部风沙滩区,地表形态以流动、半固定沙和固定沙丘、沙滩、沙地及湖盆地为主,区内地面起伏较小,场地现状植被稀疏,以沙柳、杨树等耐旱树种为主(见图1、图2)。
1.2气候特征
园区所在地区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一年四季分明,春季暖而干燥,降水较少,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湿润,冬季寒冷多风干燥、气温低、雨量少。
(二)靖边能源化工园区规模、产业类型及污染物排放特点
靖边能源化工园区启动建设区规划总用地6平方公里(包括管理服务区、规划项目区、公用工程区、仓储物流区四部分)。产业发展重点为石油化工、煤化工及下游产业,规划主要企业有180万t/a甲醇(其中60万t/a煤制甲醇、120万t/a甲烷蒸汽转化制甲醇)、60万t/a DMTO、60万t/a聚丙烯(PP)1线和2线、60万t/a聚乙烯(PE)1线和2线、150万t/a 重油催化裂解(DCC)、空分、热电站等。
污染物排放特点:
1、废水:以各类装置工艺废水、生产装置、原料储运等装置地面冲洗水及污染雨水,生活及化验污水为主。污染物为石油类、COD、SS等。
2、废气:为MTO装置再生烟气、MTO装置停工时的残留的乙烯气、聚丙烯装置废气、聚乙烯装置废气、热电站锅炉烟气等。污染物为CO2、SO2、NOX、烟尘等。
3、废渣:包括氧化硅、Al2O3、灰渣、石膏等。
4、噪声:主要来源于泵类、风机、压缩机的机械噪声。
二、园区景观设计及树种选择
本次靖边能源化工园区景观绿化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分别为园区主广场景观设计、管委会大楼内庭及周边绿地设计、三条主路两侧的沿路带状绿地设计。
园区整体景观绿化以统一规划、分区组织;总体协调,分期实施为原则,注重植物的地方特色与品种多样化,采用乔、灌、地被相结合,常绿、落叶、色叶相结合,速、慢、中生树种相结合的植物栽植形式。植物树种选择上,依据靖边能源化工园区的环境特征及产业特点,选择抗污染(SO2、NOX等)、滞尘降噪的耐旱树种,充分发挥园林植物净化空气、杀菌、通风防风、净化水体、修复土壤、降低噪声等生态功能。
三、植物的抗污染及耐旱机制
(一)抗污染机制
1、形态方面:植物革质化、角质化的叶表皮细胞,且叶面被生绒毛或覆盖蜡质层,可阻挡污染气体进入的;气孔下陷,形状、数量、孔径变小,或关闭气孔等结构特征及应激方式也可有效减少有害气体的进入。
2、生理生化方面:植物可利用自身的代谢作用如酶促反应等将吸入的污染气体进行分解、转化,将其变为低毒或无毒的物质,排出体外,或自行吸收。
3、生态学方面:植物能分泌出大量的杀菌素,有效杀死细菌及一些特定病原菌,在受到周边环境危害时,还会通过自身器官组织的快速重生,来适应不良环境。
据研究,树种的抗污染能力比较如下:木本植物>草本植物,常绿树种>落叶树种,阔叶树种>针叶树种,大叶树种>小叶及细羽状复叶树种。
(二)耐旱机制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常会受到水分匮乏的胁迫,在长期的演变进化中,生物体已演化出一套抵御干旱胁迫的形态、生理机制。如通过自身的旱生结构,减少水分损失;调节蒸腾速率、加强吸水储水能力等机制来保持水分平衡,从而实现避旱、御旱及耐旱功能。
四、抗污染耐旱植物树种选择
(一)抗SO2植物
二氧化硫是无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它通过干扰植物的光合和呼吸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