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

河北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9届高三试题 PAGE PAGE 1 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三次调研 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 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 2. 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A.否定血缘在政治中的决定性作用 B.完全否定了世袭政治这一传统 C.开始实行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D.彻底否定中国传统的宗法观念 3.下表是汉代有关农业生产的文献记述。 据此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记述? 出处? “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 《汉书·杨恽传》? “因释耕于陇上,而妻子耘于前。”? 《后汉书·逸民传》? “立春东耕,为土牛象人,男女各二人。”? (东汉)王充《论衡》? A.汉代铁犁牛耕技术已推广 B.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 C.家庭成为汉代农业生产的主体 D.男耕女织生产形式开始确立 4. 1893年,当德皇威廉二世威胁要将议会中的反对者们击得粉碎时,这一言论只是在议会中引起了“不小心谨慎”的批评。然而,到1912年做出类似威胁时,全国立即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抗运动,报刊纷纷警告这位君主“不要超越宪法的约束”。导致这一变化主要原因是德国 A.已经确立了代议制度 B.君权受公共舆论制约 C.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 D.工业化进程飞速发展 5.1913年,比尔德出版《美国宪法的经济观》,他在书中,逐一列出了55个制宪人士的经济状况,并论证了他们如何从维护各自的利益出发而影响了宪法的成文,并进一步指出美国宪法是参与制宪会议的货币、公债、制造业、贸易和航运4个利益集团发起和推动的是55个有产者利益博弈的结果。据此可知,当时作者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 A.照搬了启蒙思想家的立国原则 B.顺应了自由主义的时代潮流 C.忽视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 D.代表了美国垄断资产阶级利益 6. 《中国大趋势》作者奈斯比特认为,中国政府非常稳定,政策非常持续,没有被竞选左右的思维模式。西方的问题就是由于竞选导致各个党派互相竞争,他们只能通过达成共识来实施政策,而中国一直在进行长期的战略计划、规划。这表明奈斯比特 A. 认为西方制度不适合中国的国情 B. 认为中国中央集权制度具有积极作用 C. 称赞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肯定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的优势 7.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当时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 A. 重建和完善了民主制度 B. 为拨乱反正提供了法律依据 C. 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 D. 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 8. .明万历十五年十月,明朝颁布法律规定:“无论官民之家,有立券用值、工作有年限者,皆以雇工人论;有受值微少、工作止计月日者,仍以凡人论。”可见在现实生活中(  ) A.雇主与短期雇工间实现自由雇佣 B.明朝依然固守着重农抑商的政策 C.地主与佃户间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D.国家法律偏重于保护自耕农利益 9.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 ‘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给儒学带来的影响是(  ) A.儒学功利化 B.儒学思辨化 C.儒学理论化 D.儒学宗教化 10. 有学者认为新中国外交经历了立国外交、建国外交与强国外交三个阶段。其中立国外交是指中国与世界、中国与国际体系尚未充分互动,依然游离在国际体系之外的时期。这一时期外交的主要任务为捍卫政权自立、主权自尊、国家自存。据此,立国外交出现在(  ) A.1949—1956年 B.1949—1978年 C.1966—1976年 D.1978—2012年 11.2016年11月7日,全国人大对参选香港议员的法律资格进行重新解释说明。人大释法即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解释法律权”,对特区

文档评论(0)

好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