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辽宁民族团结典型形象的研究
辽宁民族团结典型形象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96(2015)01―061―05
[内容提要]辽宁建平县满清蒙古王陵品级高,是国内唯一一座塔布囊王陵,其建筑具有满蒙汉藏特点,其主人是民族团结的积极倡导者,并具有800年的独特历史,宣传并开发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力量,是非常必要的且具有可行性。
[关 键 词]建平蒙古王陵;民族团结;典型形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国家富强、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的前提是社会稳定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而社会稳定需要各兄弟民族精诚团结,社会生产力的提高需要全体人民形成一股有效的合力。所以,宣传民族团结典型形象,有利于形成安定的政治局面,有利于使各族人民精诚团结,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建平县的满清蒙古王陵,无论从王陵主人在蒙古族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在清朝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尤其是对现代社会加强民族团结,都极具开发和宣传价值。
一、建平满清蒙古王陵简介
建平满清蒙古王陵是清代喀喇沁右翼旗扎萨克王陵,俗称“王子坟”,坐落在建平县三家蒙古族乡新艾里村东北三华里的龙旦山下。公元1704年,喀喇沁第四任扎萨克郡王扎什去世后,康熙帝特下诏,恩准喀喇沁右翼王室在其领地内修建“碑、表、墓”。王陵历时三年方才修成。
(一)王陵选址。墓葬与住宅一样讲究风水,晋代郭璞著有《葬书》认为:风水为气聚之使不散,风行之使有止,得水为上,藏风次之。风水理论以阴阳为根本,以“生气论”为核心,以藏风、得水为条件,以寻求一个理想的墓葬环境为着眼点,以福荫子孙为最终目的。
故墓地的选择通常为群山环抱、流水环绕、主流支流交汇处的平地及阶地,根据此原理喀喇沁右翼蒙古王陵进行认真选址。康熙年间,第二代喀喇沁王扎什,在领地内行围狩猎时,发现现王陵地址。特点是四周九山环抱,古树参天,层峦叠嶂,可谓秀雅;四野云蒸霞蔚,泉脉争流,水极清澈,地亦平缓,应为风水宝地。泉名砚水,前山名砚台山,北面东西走向龙旦山恰似一条卧龙,尾西首东,直入砚水,成苍龙饮水之势;前有“五龙”相照,后有“八城”相靠,东有“三塘”积水,西有“四地”起灶,南北东西各有吉兆,实为一处龙兴之地。
(二)王陵修建及组成。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康熙为了笼络扎什将第五个女儿和硕端静公主下嫁给他的儿子噶勒藏,扎什成了皇帝的儿女亲家。故扎什去世时,康熙特下诏恩准喀喇沁右翼王室在其领地,即三家王子坟修建“碑表”墓,王陵历时三年,耗资数十万两白银建成。王陵占地约百亩,陵园占地约25亩。
王陵包括汉白玉石碑、明堂、石拱牌坊、供佛堂、飨殿、祭祀地等。汉白玉石碑为陵院的第一道建筑,该碑高约5米,宽约1米,宽0.6米。正面镌刻康熙帝的圣旨,背面则记述了乌梁海部自苏布地以来立下的赫赫战功。其上为绿砂岩攀龙碑顶。该碑顶高、宽约为1.5米,厚0.8米,重达三吨。上刻四龙盘龙,栩栩如生。碑底为巨大龟稳稳将碑身托起。接着为碑后15米的明堂。穿过明堂,便是四柱三进式石拱牌坊。其正中汉白玉楣额上为康熙御笔“藩屏世泽”四个大字,楣额北面为蒙文译写的“藩屏世泽”。穿过石牌坊,是三间硬山式青砖房,此为供佛堂。供佛堂后面为飨殿(祠堂),内供奉先王灵位,是举行祭祀和凭吊活动场所。以飨殿为界,其前为祭祀地,其后则为陵寝。后面正中有一小型砖墙院,并有四门,前后错落。院内有四座碹坟。右侧第二个为喀喇沁首任扎萨克古鲁思布奇墓,右侧第一个为其长子图巴色棱墓。因都是贝勒衔,故坟墓涂以红色。古鲁思布奇以西第一个为其第三子班达尔沙墓,再西为其第二子扎什墓。此二人因是郡王衔,故坟墓涂以白色。此小型砖墙墓院外东有五座土坟,西有二座,按人字形排列。东部最后一个是贡桑诺尔布及其福晋善坤墓。对其余六座墓的主人还无法认定,另还缺少两个王爷墓。
(三)西坟院。在王陵之西约一华里处还有一座坟院,由于在王陵之西故称为西坟院,种种迹象表明此院为乌梁海氏先祖之陵地,即喀喇沁兀良哈一世祖及其他先人的陵地。据记载西坟院前也有与东坟院一样的高大石碑,只是碑顶为汉白玉的。在明堂前有下马石、拴马桩,其东为三间马棚。院墙下部为石砌灰抹虎皮墙,上边为砖砌,白灰抹面。上面题写很多诗词,是色伯克多尔济、旺都特那木济勒、贡桑诺尔布等人所题。
喀喇沁乌梁海先祖者勒蔑的墓:西坟院“正中最北也是最大的一座墓,在高约一米,每边长4米的石砌平台上,建有四面、锥形墓塔,高约4.5米。该墓全以大砖平砌,收分很大。砖与砖之间的缝隙全以生铁浇铸。塔底有巨大地宫,有石门。棺床上的骨尸,放在高约1米左右的青花瓷坛之中,瓷坛上盖有墓主人的官衣,还有很多陪葬物品。墓壁正北面挂有柏木牌,用朱砂写着墓主人的名字。” [1]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