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隆阳区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病特征及防治的对策
隆阳区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病特征及防治的对策
摘要:指出了玉米的种植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而现阶段讨论玉米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发病特征以及防治对策对于提升玉米产量、科技水平、改善农民的经济收益有着重要的意义。对隆阳区玉米种植的现状进行了探讨,并进一步研究了病虫害的发病特征以及相关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玉米种植;病虫害;发病特征;对策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7
1 引言
玉米是世界范围内种植范围最广,种植面积最大的一种农作物。由于种植过程中受到人为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在玉米生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许多的病虫害,如果不及时的预防与防治,将导致玉米的减产减收,进而影响到经济收益。这就要求农民群众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要及时发现相应的病虫害,及时的采取防治措施,进而确保玉米种植效益。
2 隆阳区玉米生的条件及发展状况
隆阳区地处热带、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冬干夏雨、干湿分明,区内最高海拔3655.9 m,最低海拔640 m,年平均气温15.5 ℃,年活动积温4639.7~7806.8 ℃,年平均降雨量966.7 mm,日照时数2046.5~2327.4 h,无霜期234~341 d,年蒸发量1051.4 mm。该地气候复杂多变,超过80%的玉米面积分布在半山区、山区,玉米生产时经常下雨,主要在5~8月,具备优良的水热条件,但坡耕地灌溉条件缺乏,完全靠自然降水供给玉米生长发育时期的水分。玉米生长中后期对水分需求特别高,该地区各地降雨量稳定而丰富,并且大部分地区降雨量都高于600 mm,能基本确保玉米高产需求。玉米正常生育期为4月上句至10月下旬,而且多数产区活动积温都在3300 ℃以上;进入灌浆期以后,大部分地区的气温逐渐稳定,昼夜温度变化较大,玉米灌浆期长,对营养物质积累较有利。
3 蚜虫
3.1 发病特征
蚜虫主要是吸取玉米叶背以及嫩茎中的营养成分来进行生存与繁殖的,一旦玉米茎叶中的营养成分被吸取完之后,将会对玉米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危害。如果玉米植株上的蚜虫数量达到了一定的标准,将直接造成玉米杆、叶片的卷缩,同时叶片也会呈现枯黄的现象,严重时将会导致玉米整棵植株的死亡,进而造成玉米的减产。对于蚜虫的繁殖方式来说,其繁殖过程与其他的害虫繁殖有着较大的区别。蚜虫的繁殖是孤雌生殖以及两性生殖两种方式交替进行。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在进行蚜虫的防治工作中有着一定的难度。
3.2 防治对策
与其他病害的防治措施相同,在玉米种植过程中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时,要适时防治,因为繁殖速度极快,一旦初具规模将会给玉米植株的生长造成严重影响,因而要对蚜虫病虫害进行及时的检查与防治。一般来说,可以使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喷洒处理。同时,还可以使用50%的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进行喷洒处理,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这两种药剂在进行蚜虫的防治工作中有着较好的疗效。此外,当玉米生长到大喇叭口末期时,可以使用相应的药剂进行蚜虫的防治。一般来说,可以使用3%的呋喃丹颗粒剂1.5 kg/亩进行蚜虫的防治。在进行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以将配置好的药剂均匀的灌入到玉米植株的心内,为使浇灌均匀,可以在呋喃丹药剂中掺入2~3 kg的细砂,之后再将其混匀。这样一来,可以显著的提高浇灌工作的均匀性。此外,在玉米的拔节期也可使用0.5%的乐果粉剂进行喷洒。
4 玉米螟
4.1 主要症状
玉米螟以幼虫为害。初龄幼虫蛀食嫩叶形成排孔花叶。3龄后幼虫蛀入茎秆,为害花苞、雄穗及雌穗,受害玉米营养及水分输导受阻,长势衰弱、茎秆易折,雌穗发育不良,影响结实。
4.2 防治的措施
首先,农业防治。处理越冬寄主秸秆,在春季越冬幼虫化蛹、羽化前?理完毕;其次,化学防治。在春天玉米心叶末期,花叶株率10%时要进行普治。心叶中期花叶率超过20%,或100株玉米累计有卵30块以上,需再防一次。夏玉米在心叶末期防治一次。穗期虫穗率10%或100%穗花丝有虫50头时,要立即防治。药剂可用颗粒剂,有50%对硫磷乳油500 mL加适量水,与25 kg过筛(25~60目)的煤渣或沙石颗粒拌和均匀而成。玉米心叶末期每株施颗粒剂1~2 g,另外可用杀虫双或溴氢菊脂,或久效磷。最后,生物防治。释放赤眼蜂,在玉米螟产卵始期至产卵盛末期,释放赤眼蜂2~3放,每亩释放1~2万头。利用B.t.乳剂,每亩用每克含100以上孢子的乳剂200 mL,配成颗粒剂施撒或与药剂混合喷雾。利用白僵菌封垛,每立方米秸秆垛用菌粉(每克含孢子500~100亿)100 g/m3,在玉米螟化蛹前喷在垛上。
5 玉米大斑病
5.1 发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陀螺》课文原文及练习题.doc VIP
- 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策略暨老年髋部骨折绿色通道建设课件.pptx
- 力士乐A6VM变量马达6系列样本资料和特性.pdf VIP
- 《鲁迅的生平》课件.ppt VIP
- 美国次贷危机复盘与启示.docx VIP
- 光学测试与测量软件:Phasics二次开发_(7).光学测试数据可视化与报告生成.docx VIP
- 大型工程建设全过程项目管理(126页).pptx VIP
- 单位工作收入证明范文.docx VIP
- 环卫保洁项目服务质量保证措施.docx VIP
- 光学测试与测量软件:Phasics二次开发_(6).Phasics软件在不同光学测试场景的应用实例.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