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清代孝道故事文物对比的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陕西清代孝道故事文物对比的研究

陕西清代孝道故事文物对比的研究   摘 要:孝道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二十四孝图》是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在民间流传的形式多种多样。存在于陕西省境内的两处清代二十四孝文物,一处是壁画,一处是木雕,共有五则相同的内容。同样的孝道故事,在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材质、不同手法的表现形式下存在多种共同点与差异。虽然展现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但都是在尊重故事原意的基础上稍加改动,?w现了儒家美学思想和以道德为主体的人文主义哲学,教化人们尊重爱护他人,培养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启迪警示后人学习先人的行孝之道,对社会的稳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关键词:清代;孝道;壁画;木雕   1 引言   陕西自古是帝王建都之地,特别是周秦汉唐四个王朝,曾经出现了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成康之治”“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而“秦王扫六合”更是奠定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万世基业。正因为如此,三秦大地上沉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基础。孝是儒家提倡的一种道德,历来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推崇。孝道既是最基本的人性,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清代是二十四孝故事的盛行时期,陕西境内就有两处清代二十四孝文物:一处位于西安西南约260千米的紫阳北五省会馆,会馆过殿东西墙内侧壁画的下半部分都有二十四孝壁画;另一处是位于西安西北约200千米的旬邑县唐家大院神龛门板的二十四孝木雕(图1)。   两处二十四孝文物一南一北,一处商业会馆,一处财主家宅;一处是建筑壁画形式,一处是供奉祖宗牌位神龛门上的木雕刻。紫阳北五省会馆过殿东墙壁画绘制戏彩娱亲、扼虎救父、亲尝汤药、鹿乳奉亲、拾椹供亲、为亲负米、扇枕温席、孝感动天。过殿西墙壁画绘制弃官寻母、为母埋儿、芦衣顺母、行佣供母、卧冰求鲤、孝感继母、乳姑不怠(图2)。旬邑唐家大院神龛木雕刻画乳姑不怠、尝粪忧心、弃官寻母、鹿乳奉亲、为母埋儿、为亲负米(图3)。共同描绘的二十四孝内容是乳姑不怠、为亲负米、弃官寻母、鹿乳奉亲、为母埋儿。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材质、不同的表现形式存在怎样的共同点与差异呢?   2 二十四孝画面对比研究   2.1 乳姑不怠   壁画画面中出现三个人物,分别是唐夫人、婆婆和孩童。画面中婆婆双手紧握拐杖坐着,身旁的唐夫人面向婆婆而站,衣襟微张,双手好像捧着东西打算喂于老妇人,她们面前的画面模糊不清,好像有顽童奔跑(图4)。   木雕画面中出现三个人物,分别是唐夫人、婆婆和孩童。画面中婆婆坐在屋内圆凳之上,身旁的唐夫人左手扶着婆婆后背,衣襟微张,右手托着右乳递向婆婆,婆婆下颌微抬吮吸着乳汁。屋外有一孩童在玩耍拨浪鼓(图5)。   在《二十四孝》中讲述女性之孝的不多,但在传统社会里,妇道实际上已经融会贯通了。孝道中的各种行为规范,“妇道”里强调的诸如“孝敬公婆”与“孝道”中的“尊亲、奉亲、养亲、无违”等行为要求也是一致的。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媳妇对婆婆的孝顺,这一点在古代社会里非常讲究。作为儿媳的唐夫人本身已经是祖母级了,可是还依然周到细致、尽心竭诚地服侍婆婆长孙夫人,令人感动。壁画与木雕画面的人物位置十分相似,同是唐夫人在喂长孙夫人乳汁,厅堂中有孩童玩耍。按照故事内容介绍,这个孩童应该就是崔山南,长孙夫人是其曾祖母,唐夫人是其祖母。画面层次也十分相似,壁画画面以群山为背景,栏杆桌子为中景,花草矮树为前景;木雕画面以怪石芭蕉叶为背景,栏杆屏风为中景,矮石为前景,两种表达都是有层次地把人物和场景融合在一起。要想将来的孩子孝敬自己,首先自己要孝敬长辈,身教胜于言教,在这方面唐夫人可以说是表率。   2.2 为亲负米   壁画画面中出现三个人物,分别是仲由、妇人和老妇人。左下角身着简装的仲由背着一个口袋,双手紧攥右肩上的袋口,站在一幢房屋跟前。屋后树上树叶寥寥,屋内一位老妇人趴在窗口向外探望,屋前站立一位妇人轻移脚步、双手前伸,似乎是要迎接面前的男子(图6)。   木雕画面中出现两个人物,分别是仲由和老妇人。右下角身着简装的仲由背着一个口袋,右手紧攥袋口,左手托着袋底,站在房屋面前。屋后树上的树叶好似花朵般绽放,屋内一位老妇人手持拐杖,在窗口向外探望(图7)。   周仲由,字子路,春秋末年人。孔门子弟三千,子路在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孔子对子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不倦的教诲,特别提到其知“仁”“礼”,懂孝道。《荀子大略》与《尸子》上的记载可以看出仲由出身是微贱的。《说苑建本》载:“家贫亲老者,不择禄而士,昔者由(子路)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实,而为亲负米百里之外。”子路家近卞邑,却要到百里之外负米,这与春秋时期有些诸侯国实行的国家贷放制度有关,那就是“无食者予之陈,无种者贷之新”(《管子?揆度》)。所以子路必须到达鲁国的国都曲阜,才能找到借米的地方。百里是概数,去借米不是去买米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