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摇PLC基础知识-华信教育资源网
第一部分摇 PLC基础知识
模块1 PLC概述
知识目标
(1) 掌握PLC的定义, 了解PLC的由来及发展趋势;
(2) 掌握PLC的主要特点及分类;
(3) 理解PLC的主要技术指标。
能力目标
(1) 能对PLC的功能、 作用有一个整体认识;
(2) 能依据系统控制要求完成的PLC的初步选型。
1郾1摇 任务一摇 PLC的定义
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 综合了计算机技术、 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而
发展起来的一种通用的自动控制装置。 早期主要用于顺序逻辑控制, 故称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简称 “PLC冶;20世纪80年代后期, 伴随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
发展, 可编程序控制器不仅能完成顺序逻辑控制, 还能进行数值运算、 数据处理, 具有中
断、 通信、 故障自诊断等功能, 成为了真正的微型计算机工业控制装置, 故称其为 “PC冶。
但后期又出现了个人计算机 (Personal Computer), 也称 “PC冶, 两者极易混淆, 故人们仍习
惯地用PLC作为可编程控制器的缩写。
1985年, 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对可编程序控制器做了如下定义:
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 专为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 它采用
了可编程序的存储器, 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 顺序控制、 定时、 计数和算术运算
等操作指令, 并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 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在国际电工委员会对PLC 的定义中, 有如下几点值得注意:
(1) PLC是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 带有可编程序的存储器, 并能进行 “逻辑运算、
顺序控制、 定时、 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冶, 故PLC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计算机系统。
(2) PLC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 工业环境具有高噪声、 高粉尘、 强电磁干扰
等特点, 这是普通计算机无法工作的环境。 而PLC 除了具有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外, 还具备
了适应工业环境的特殊构造, 使其能够在较为恶劣的工业环境下可靠工作。
·1·
(3) PLC能够 “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冶, 并且 “易于扩充其功能冶。 作为通
用工业控制计算机, 工程人员可根据被控对象的不同控制要求, 方便地对PLC进行程序的
编制或改进。 当系统的控制精度要求特别高或系统需要大量复杂的科学计算时, 不宜选用
PLC作为控制器。
在控制领域中, PLC与微型计算机相比较有以下几方面不同。
(1) 应用范围: PLC用于工业控制; 微型计算机除控制领域外, 还可用于科学计算、
数据处理、 通信等。
(2) 使用环境: 微型计算机要求高; 而PLC可用于工业现场。
(3) 输入输出: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I/ O设备与主机间采用微机联系, 一般无须电气隔
离; 而PLC一般控制强电设备, 需要电气隔离, 输入、 输出均采用 “光-电冶 耦合, 输出
还采用继电器、 晶闸管或大功率晶体管进行功率放大。
(4) 程序设计: 微型计算机采用汇编或C语言, 较为复杂; 而PLC采用梯形图编程语
言, 非常简单。
(5) 系统功能: 微型计算机系统一般配有较强系统软件, 如操作系统, 能进行设备管
理、 文件存储管理, 还配有许多应用软件供用户使用; 而PLC一般只有简单的监控程序,
能完成故障检查, 用户程序输入、 修改、 执行与监视等。
1郾2摇 任务二摇 PLC的历史及发展
可编程控制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当时汽车生产流水线的自动控制系统
基本上都是由继电器控制装置构成的, 所以汽车的每一次改型都直接导致继电器控制装置的
重新设计和安装。 随着生产的发展, 汽车型号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 这样继电器控制装置就
需要经常地重新设计、 安装, 费工、 费料, 延长更新周期。
为改变这一现状, 1968年,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 (GM) 提出了研制新型逻辑顺序控制装
置的十项招标指标。 主要内容如下:
(1) 编程方便, 可现场修改程序。
(2) 维修方便, 采用插件式结构。
(3) 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装置。
(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