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分析视角下地汉语旅游文本英译.docVIP

语篇分析视角下地汉语旅游文本英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篇分析视角下地汉语旅游文本英译

语篇分析视角下的汉语旅游文本英译-汉语言文学 语篇分析视角下的汉语旅游文本英译 周春燕 刘华 摘要:本文运用李运兴的语篇分析模式对比分析了英汉旅游文本,发现前者注重人际互动、后者注重信息传递;前者句群逻辑严密、后者句群呈块状结构;前者用词简洁朴实、后者行文华丽。本文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从篇章、句群及信息单元三个方面探讨汉语旅游文本的英译过程。 关键词 :语篇分析 旅游文本 英译过程 一、语篇分析理论 语篇分析理论最早由英国的Harris (1952)提出,随后Halliday (1976)、Hason (1976)、Beaugrande(1981)、Hatim (1990)和Reiss (1989)等人又从语篇范围、方式、体式、功能和类型等多个方面丰富了该理论。李运兴(2000)在前人的基础上,将语篇分析运用到翻译中来,从语篇层次入手,探讨了英汉语篇翻译的可操作性和转换规律。他将翻译任务中所要处理的语篇称为篇章,篇章下面又划分为次篇章、句群和信息单元,信息单元又涵盖了句、小句、词组和词,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语篇级层体系。李运兴指出,在语篇层面上,译者应关注篇章的语篇范围、体式和方式以及作者的交际意图、风格特点等,句群层次上应关注和研究语篇的语义连贯及结构衔接问题,信息单元诸级则是译者实际操作的基本层次,是保证译文的基础。根据语篇的级层体系,李运兴提出了翻译的转换规律,认为翻译转换从不同的角度和层级出发,可分为结构转换、语义转换、语用转换三种。结构转换着眼于句法结构、小句及句子之间的衔接、连贯方式的转换,语义转换着眼于表达方式的变通和调整、信息分布方面的变化。语用转换则着眼于社会、文化等语境差异所导致的表达方式上的变化。李运兴提出的语篇层级体系及翻译转换规律对于翻译具有可操作性。本文将以浙江省江山市政府网站旅游文本为例,运用语篇分析模式探讨旅游文本的英译问题。 二、英汉旅游文本的特点及差异 一般说来,旅游文本包括旅游景点介绍、旅游宣传广告、旅游指南、旅程安排等,常见于旅游宣传手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地政府也通过官方网站发布相关旅游文本,以达到宣传旅游景点、推动旅游经济的目的。总的来说,旅游文本主要通过向旅游者介绍景点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景点特色、行程路线、服务设施等方面的旅游资讯,激发潜在旅游者的旅游意愿,为相关读者创建对旅游景点的美好憧憬,感受旅游景点的人文和自然之美,从而达到推广介绍的目的。 英汉旅游文本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语篇层面上,二者差异主要体现在文本的交际意图和风格特点上。汉语旅游文本侧重信息传递,多强调和突出旅游景点的自然特色和人文特色,包括对景区相关历史、文化及景区地位的介绍,而对于服务设施以及游客可在景区所从事的活动的介绍相对偏少。汉语旅游文本在行文上更多地使用华丽辞藻和修辞手法传递信息,景物刻画语言比较抽象、笼统,强调描述的朦胧美,且常引用诗词歌赋作为佐证。相比之下,英语旅游篇章侧重于呼唤功能和人际互动,重点突出地理环境及服务设施等实用信息的传递,对住宿、交通及开放时间的介绍较多,对风光景色的描述则较少,文本风格上体现为语言简洁明快,逻辑严谨、措辞质朴,景物描写客观具体。在句法结构上,汉语旅游文本多由小句零散结合而成,呈块状形式,逻辑结构不突出,逻辑层次多呈隐性状态。相比之下,英语旅游文本则有严谨的逻辑结构,篇章中的各段落往往由主题句与支撑句构成,二者之间关系明朗,句子内部以及句子之间往往环环相扣、层次分明、关系紧密且复杂,小句或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往往实现为逻辑联系语。从词汇层面看,汉语旅游文本运用大量的历史文化词汇,多用四字结构和对仗句,注重音律美,而英语旅游文本用词简洁朴实,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对景点进行描绘,比较注重科学性,力求表达客观正确。例如: 江郎山不仅聚岩、洞、云、瀑于一山,集奇、险、陡、峻于三石,雄伟奇特,蔚为壮观,且群山苍莽,林木叠翠,窟隐龙潭,泉流虎跑,风光旖旎。每当云雾弥漫,烟岚迷乱,霞光陆离,常凝天山于一色,融云峰于一体。无怪唐诗人白居易赞日: “安得此身生羽翼,与君来往醉烟霞”。地理学家徐霞客三次游江山时都写到江郎山。他把江郎山与雁荡山、黄山和鼎湖峰进行比较,极力地赞叹江郎山“奇”“险”“神”。江郎山的风景迷倒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资料来源:江山市政府旅游网) Cumbria, with lakes, mountain ranges and moreviews than you can shake a Nordic walking poleat, is the ultimate destination for walkers andadventure ent

文档评论(0)

静待花开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