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数学术语在大众文化传播中地词义变迁
谈数学术语在大众文化传播中的词义变迁-汉语言文学
谈数学术语在大众文化传播中的词义变迁
娄亚敏 孟艾菊
摘 要:大众文化传播与日常语言交流都会不断吸纳各种文化领域的新名词、新术语。本研究从大众日常表达与网络流行语中挖掘出数学术语,并从汉语词汇学角度进行词义变迁的思考,得出了六种不同用法。
关键词 :数学术语 日常用语 词义变迁
随着社会信息化、数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学科知识日益融合,人们日常交流的语言也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形象。物理学上的“磁场”概念被借用来指人的一种无形的影响力——“气场”,生物学上的“生态”二字被用来描述教育领域的一种教学环境——“教育生态”,而数学上的概念术语更是被广泛地用于日常交流语中。近几年,“拐点、指数、零距离、线性、突变、连续”等术语常见诸报端和其他媒体;“事业坐标”“人生轨迹”早已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词语;上网聊天的人知道“88(再见),9494(就是就是),555(呜呜呜),2(傻),11(光棍),21314(爱你一生一世)”等等都是网络常用语。那么,这些进入日常交流的数学术语与在数学学科中的含义是否完全相同?是扩大还是缩小?抑或完全相悖?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笔者对此作了一番探究,发现除利用同音以简化书写外,还有以下六种情形。
一、借用其意,夸饰其意
夸饰是汉语的一种修辞形式,即用形象化的语言把事物的本质特征夸大或缩小,以取得强烈的表达效果。夸饰分为“夸大”和“缩小”两种。
比如,“90后”年轻人常会这样说:“我打了n次电话,一直打不通。”在数学中,“n”常代表一个有限的自然数,而在上述表达中,更多的倾向于很多次,已记不清具体次数。有时教师说调皮的学生:”你收敛一点好不好?”。“收敛”,在数学中是指一数列,当项号趋向于无穷时其项值趋向于一常数的情形,或一无穷级数其和是一有限值的情形。而在以上语境中,是指说话、动作幅度小一点,约束一点,注意自己的形象,实为一种借代、夸张的说法。又如“本台记者昨日零距离接触了刘翔”。在数学中,“零距离”指两点重合、两线或两面相交下的点、线、面距离,而在以上语境中,并不是访谈或会面时,人与人必须贴在一起,只是表达一种亲密程度和接近程度。
二、源于典故,约定俗成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常会听到这样的埋怨话“ 你当时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这事办了,现在可麻烦了。”“三七二十一”本是数学中做乘除运算时的一句口诀,在中国,由于“九九表”妇孺老少都能脱口而出,因此听起来特别顺溜。在上面语境中,它已不具备数学含义,只是由典故引发的一种约定俗成。此典故是这样的:战国时,苏秦主张合纵抗秦,张仪主张连横事秦。一次,苏秦到了齐国都城临淄,见到了齐宣王,游说抗秦。齐宣王谈到齐国的兵力不足时,苏秦说,都城临淄有七万户,我私自计算了一下,每户按3个男子服役,这就是三七二十一万兵,抗秦的兵源,用不着再往别处征兵,仅临淄一城,就足够了。苏秦的这个算法,显然是不切合实际情况的,全城不可能达到每户都出3个男子当兵。男子也不一定都能从军,因为还有老、幼、病、残在内。后来,人们把“不管三七二十一”作为讥喻的贬义语来相传,并且在含意上有所扩展,成了“不问是非情由、不分青红皂白、蛮干、愣头青”的同义俗语而应用在言语交际中。同样地,“我三下五除二就把它解决了”中的“三下五除二”本义是珠算口诀,形容做事及动作干脆利索。又如现在常听见的一句骂人话:“你这个二百五!”。在数学中,“二百五”等于“250”,是一个纯粹的三位数。而“二百五”在民间带有贬义色彩,常用它代指“傻瓜、笨蛋”。那么,两者怎么会连在一起呢?一说来源于战国故事:苏秦作为战国时的一个说客,身佩六国相印,威风一时,但也结下了很多仇人。后来,他终于在齐国被人杀了,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捉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秦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苏秦是个内奸,杀了他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四个人又都咬定是自己干的。齐王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四个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四个笨蛋被齐王引诱上钩, 不知就里, 为分一千两黄金而做除法,“二百五”一词由此而得,并流传下来。
三、全然相反,以讹传讹
人们常说:“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向前行驶着,突然来了一个360度大转弯。”实质上这种表述是错误的,360度是一周角,它只表示转回原向,怎么会大转弯呢?大转弯应该是180度。又如在跑步跑得累极了的时候,我们就会说:“不行了,我跑不动了,已到极限了。”“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