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亚某区域典型地层岩土性质对比剖析
中亚某区域典型地层岩土性质对比剖析
摘 要:本文介绍了中亚某区域三个典型浅部地层分布特征,通过对各地层的物理性质、物理力学性质进行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三个区域虽同处沙漠腹地,地层的分布及岩土工程特性却有较大的差异,可参考和利用本文的统计数据成果,针对不同区域的地层选取相应的岩土工程参数。
关键词:地层分布; 岩土工程参数; 对比分析
General analyses of geo-engineering properties of typical layers in Turkmenistan
Zhu Ya-jie,Li Jin,Liu Da-wei,Zhang De-yong,Zhai Gui-lin
Abstract: The text introduced the strati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different areas in Middle Asia,after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physical and physical- mechanical properties,it will be found that although the three places are all in the deep desert,the strati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geotechnical characters are different. The statistics results in the text could be used for other objects in the same areas.
Key words: stratigraphic characteristics,comparison and analysis,geotechnical characters
1.项目概况
中亚地区是我国西气东输项目重要的气源地,该区域内埋藏有大量的天然气资源。文中所列举3个项目区域中,区域1和区域2地处阿姆河盆地[1],两地间直线距离约65公里;区域3在区域1和区域2的南侧,临近阿富汗国境,距离区域1和区域2的直线距离分别约为350公里和370公里。
2.地层划分及其特征
区域1场地属于固定沙丘地貌,场地大部分区域属于风积成因的草灌丛垄岗状沙堆地貌,多属于固定沙丘,地面平均高程约200m,高差一般为2~4m,最大十几米[2]。在30m钻探揭露深度范围内地层主要由晚更新统(Q3)陆相沉积砂土组成,少见中砂、粉砂。局部夹有粘性土薄层,其厚度一般不超过30cm,分布无规律。根据细砂的密实度,可划分3个亚层:①-1:稍密~松散细砂;①-2:中密细砂;①-3:密实细砂。
区域2位于区域1的东南方约65km,位于戈壁和干滩地带,地表覆盖有植被,地形较平坦,地面标高最大302.90 m,最小值301.45m。地表依据钻探成果,场地地层自上而下可分为5层,分别为[3]:
① 粉砂(Npl):褐黄色,稍湿-干燥,含盐,松散-中密,局部为细砂及少量砾砂,石英、长石、云母等为主要矿物成分,级配不良,分选好,含少量粘粒成分,轻微胶结,未发现层理,见少量碎石颗粒,粒径0.1-1.5cm。该层厚度一般0.5~1.1m。
② 碎石(Npl):灰白色,干燥,土质坚硬,见结晶状盐粒。母岩为中风化砂岩,次棱角状,粒径大多在2~5cm,最大15cm,级配一般,碎石颗粒约占总重的50~60%,交错排列,大部分接触,充填细砂。该层厚度约为1.4-2m。
③ 细砂(Npl):褐黄色,干燥,密实。矿物成份以石英、长石、云母等为主,级配不良,分选好,半成岩,泥质胶结,未发现层理,遇水崩解,含盐及少量碎石颗粒。
④ 块石(Npl):褐黄色,母岩为中风化砂岩,粒径大于20cm,交错排列,充填少量细砂。岩芯多为块状,偶见短柱状,可见溶孔。
⑤ 细砂(Npl):褐黄色,稍湿,密实,石英、长石、云母为主要矿物成分,级配不良,分选好,半成岩,泥质胶结,遇水易崩解,最大揭露厚度约15m。
区域3拟建场地属于风成、构造剥蚀砂丘地貌单元,多属于固定/半固定砂丘,少部分为丘状砂地。场地整体起伏较大,高程约308.19~338.90m。场地揭露深度内主要为粉砂(Q3),局部渐变为轻质亚砂土。粉砂呈黄褐色,以石英、长石为主要矿物成分,可见云母碎屑;级配不良,以亚圆状为主,黏粒含量低,有砂感,颗粒大部分胶结,手捏即散;呈干~稍湿状。少见亚黏土薄层,厚度小于40cm,分布无规律。根据原位测试得到的力学性质差异,按照密实度自上而下又可分为①-1松散、①-2中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