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饮食文化浅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意饮食文化浅述

中意饮食文化浅述   【摘 要】中意两国均为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各自的文化圈内都留下了灿烂的光辉。饮食文化作为两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在传承与保护之中。通过分析中意两国不同饮食文化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从不同视角比较两者优劣,意在通过借鉴国外饮食文化中优秀部分改进中国饮食文化中不利于健康的元素,传承和保护中国优秀的传统饮食文化。   【关键词】中国;意大利;饮食文化;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01-0091-04   【作者简介】钟和(1992―),男,广西桂林人,现就读于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院。   意大利与中国同属文明古国,两国的饮食文化也都各具特色――意大利菜被称为西餐之母,中国菜被认为是中华料理的鼻祖。在意大利统一之前,由于城邦体制以及地形限制,意大利各地并未形成统一的语言文化,饮食习惯也存在较大差异。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气候、物产差异巨大,使得中国饮食难以用单一菜系作为代表。在全球化快速发展,世界各国文化正经历剧烈冲击与融合的今天,无论是意大利饮食还是中国饮食,都应该吸收对方饮食中科学的、健康的内容,使各自的饮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一、中意饮食文化差异   (一)烹制方法   意大利在1861年前是一个由各个城邦组成的地区,各个城邦均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由于没有统一的文化和语言,加之中部的亚平宁山脉将意大利一分为二,意大利的地形整体上崎岖不平,这使得意大利的交通不便,生活在各城邦的人对自己城邦以外的文化都非常陌生。从地缘上看,意大利是从欧洲出发经由海路前往阿拉伯地区的重要通道,历史上曾受多个民族的统治,其饮食文化也深受这些民族的影响,如希腊、迦太基、土耳其、西班牙、奥地利、诺曼底、阿拉伯等,都在意大利饮食文化中留下了各自的影子。   如意大利北部地区的饮食文化与法、德、瑞士等欧洲大陆国家较为相似――一是更多地使用煎、炸、明火烧烤的方式烹制整块的肉类;二是注重各类酱汁的制作,较多地使用酱汁为菜肴调味。如米兰的地方特色菜Cotoletta alla Milanese就是将小牛排肉切成薄片,经明火烤熟,再裹上面包糠,入油锅高温烹炸,出锅后使用意大利香醋调味的一道菜肴;来自博洛尼亚,风靡全世界的意面Spaghetti alla Ragù alla Bolognese之所以能征服数亿人的味蕾,靠的就是工艺复杂,需要精心熬制的Ragù alla Bolognese肉酱。该肉酱的主要原料有牛肉、猪肉、洋葱、胡萝卜、柠檬、番茄、番茄酱、橄榄油、牛奶、白葡萄酒、新鲜罗勒叶和博洛尼亚地区特产奶酪Parmigiano Reggiano,需要熬制2~3个小时。   而跨过罗马,来到食材更加丰富的南方地区,可以发现这里受希腊、阿拉伯和北非地区饮食文化的影响更重,也更偏爱用丰富的天然香料为菜肴调味。烘烤、水煮、?h、生食等忠于原味的“快速烹饪”方式在当地也更加常见,这就是当今风靡于世界的地中海饮食。   在中国,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味道是烹调的最高准则。在中国人的眼里,“吃”不单纯是为了饱,也不是为了营养,有时吃饱了还要吃,这是因为受不了美味的诱惑而尽情进行味觉享受。这种超负荷的饮食不仅造成浪费,而且危害身体健康――尽管中国人讲究食疗、食养,重视通过饮食养生、滋补。【1】另外,中国饮食普遍使用长时烹饪法,如炖、闷、卤,以及使用大量油脂进行煎、炸、炒、炝、干煸。高温油脂和沸水的长时间烹饪致使食物中的许多营养成分被破坏,因此,营养问题也可以说是中国饮食文化最大的弱点。   在调味方面,中意饮食也有明显的不同。意大利菜普遍使用各种浅加工或无加工的调味品为菜肴调味,如黑胡椒、罗勒、奶酪、酒、番茄、香醋等,最复杂的也不过是几种在普通家庭厨房即可熬制的酱汁。而中国饮食对菜肴调味的要求则大有不同。中国菜虽然各派差异巨大,但对调味的最高要求却出奇地统一,即“色、香、味俱全”。在千百年的饮食文化中,除了盐、糖这些普通调味品和姜、葱、蒜这些植物类调味品之外,可以满足“色、香、味俱全”的发酵酱类调味品占据了中餐调味品的半壁江山。各具特色的调味酱让平凡寡淡的食材变得美味可口。改变食材原有的味道与口感是中国饮食与意大利饮食的一个明显差别。   (二)用餐制度   对于意大利人而言,一天中真正的正餐是晚餐,通常意大利人都会选择同家人一块享用,意大利人吃晚餐普遍较晚。这是由于意大利地处地中海地区,地中海夏季气候非常炎热,人们在酷热的环境中很难有食欲去好好享受一天中最重要、最丰盛的一餐。待晚上7点之后,太阳逐渐西沉,空气也变得清爽凉快,人们才愿意来享用晚餐。这也是地中海地区国家(如西班牙、意大利、希腊)晚饭时间偏晚的原因之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